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如何使生活变得更幸福美好(14)

已有 3303 次阅读 2011-12-7 06:14 |个人分类:人生哲理|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生活, 美好, 勇于担当

如何使生活变得更幸福美好 (14


(十勇于担当

蒋继平

2011 126


近段时期以来, 社会各界, 上至国务院总理,下到普通老百姓, 都痛感社会道德的滑坡, 社会上普遍弥漫着诚信缺失,弄虚作假,贪污腐败, 金钱至上, 唯利是图的歪风邪气。 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人们心情浮躁, 没有安全感, 有钱也觉得不幸福。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 老百姓认为主要责任在政府, 政府在教育上犯了错误,而且,一些政府公务员道德不良, 贪污腐败, 以至于上梁不正下梁歪;而政府认为是民众的个人素养问题。 因而,对待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政府把责任推向民众,民众把责任归于政府, 互相指责, 谁也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谁应该为此负起应有的责任呢?追根溯源, 我认为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责任。纵观中华文明发展史, 我清楚地发现, 中华民族是个不善于担当的民族,是个跪着生存了五千年的民族, 尤其是所谓的国家栋梁和精英们更是如此。 君不见, 几乎所有的历史剧中都是这样的镜头:高官重臣们不管是什么事, 首先拜倒在皇帝或者比自己高一级的王侯们的面前,不管是对是错,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总是跪着求生, 跪着论事, 在许多朝代,让一个几岁的小孩来管理整个国家的事也屡见不鲜。 这样的屈屈怪事,实在令人费解。 在这独裁专制的淫威下,正直刚勇的人们就成了刀下鬼, 几乎被斩尽杀绝,导致整个民族缺乏正直刚勇的人。 经过五千年的传承继续, 这个民族的主流是屈身求荣, 不愿担当。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经过浴血奋战, 推翻了封建王朝制度, 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可是, 共产党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站起来后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对的, 功劳是自己的, 错误是别人的。 八年抗战是共产党的英雄牺牲换来的, 国民党和蒋介石是反对抗日的。 我们这代人就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事实呢? 中国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 政治家们,有没有扪心自问, 这符合事实吗? 政府不说真话, 没有诚信, 如何让人民大众做到实事求是, 诚实可信? 这就是目前社会上流行的“老实人总是吃亏”的根本原因。


因而,很明显, 对现在社会诚信缺失政府应负主要责任。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要有勇于担当的勇气,错就是错, 对就是对, 给人民大众造成一个公正贤明, 实事求是的形象。


对于个人来说, 我们虽然无法凭个人力量来改变整个社会大环境,可是, 我们应该有能力管好自己吧? 其实只要我们每个人管好自己,洁身自好, 勇于担当, 负起责任, 那么,社会的大环境也会随之得到改善的。


勇于担当就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我们不论做什么事, 都应该有一个公正的尺度,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您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别人,那么您也得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使用双重标准的人,就是道德上双面人格的人。 对于做错了的事, 我们应该勇敢地承认, 并坚决改正。 人非圣人, 孰能无过? 犯错误是难免的,对于所犯的错误, 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对于造成的损害, 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


承认错误就是放得下。只有放得下的人才能活得轻松自在。举个例子来说, 一个人在大街上开车,不小心撞倒了一个路人。 这明显是驾驶员的错。 这个驾驶员应该立即停车,尽力抢救那个被撞的人,向受害人赔礼道歉, 并通过保险公司给与受害人合理的赔偿。 这样做,自己回到家也会心安理得。 要是不顾受害人的死活,逃之夭夭, 即使不被人当场抓住, 事后也会惊魂不定, 心事重重, 有一种罪恶的感觉, 一辈子都会生活得不幸福。


勇于担当需要的是勇气, 而勇气来之于正义,能力和责任。三国中

的常山将军赵云, 一个人单枪匹马在曹操的万军阵营中奋勇搏杀,最后冲出重围,那种英雄气概, 是他正义,能力和责任的综合展示。


虽然我们不可能都像赵云那样勇猛, 但是, 我们仍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按照自己的能力,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比如说, 做父母的,要给孩子们一个好的榜样, 做丈夫的,要给妻子必要的关怀和温暖。 夫妻关系的好坏是双方的事,不应该把责任都推向对方, 一旦婚姻出了问题,应该首先从自身的方面寻找原因。维持一个良好的婚姻关系,是幸福生活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3132-515722.html

上一篇:如何使自己生活得更幸福美好(13)
下一篇:如何生活得幸福美好(15)

6 张玉秀 武夷山 李学宽 何宏 林茂华 yuyazhen012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