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2011工作总结【二】论著的问题

已有 2892 次阅读 2011-12-16 07:03 |个人分类:专论—应急管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工作总结, 2011

【2011年工作总结【一】论文的问题,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518596
 
  今年9月份正式出版了《现代应急管理技术与系统》一书,为“现代应急管理”丛书系列结了尾。
 
  不过,和丛书的上两本书不同的是,这本书用了“编著”的说法,因为里面有一部分内容是我们“编”来的,本来字数应该是50万字,后来又干掉编来的十几万字,著的成分变得超过了一半还多,我们才觉得有信心写成“编著”。
 
  这本书封底上列了一堆的内容,其实主要贡献就两个,一个是提出了基于现代应急理念的应急系统的构建和我们开发的原型系统的样子,第二个则是正式提出我们的管理机制设计理论并尝试在应急管理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后者将成为我们下一步研究方向的核心内容之二(之一依然是应急管理本身)。
 
  ——————————————————————————
  回顾一下,俺们35岁才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结果还是本有趣的书——《项目管理通俗演义》。这本书是我在负责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的时候和三位工程硕士研究生一起写作的。开始在天涯连载,后来被南方日报出版社的编辑看中,约稿,然后出版发行,很有戏剧性。
 
  ————————————————————————
  第二本书就是我们两口子和她的导师一起写的《数据挖掘技术与系统》,在目前国内众多的这类书里面,我现在都觉得我们这本相当不错,因为是第一本著述,所以用了很大的功夫。
  
  ————————————————————————
  第三本书则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包括我在内的多位老师合作编写而成,做过多个大学的教材,也印刷多次了。
  
  ————————————————————————
  第四本到第六本就是我们的这个“现代应急管理”系列了,我认为这是我在30-40岁这个阶段最精彩的学术产出,成体系的,且一定保证是陈氏风格,新颖的。不谦虚地说,其他人写不出这个风格的书来。
 
  ————————————————————————
  中间还副主编过一本书,《中国业务持续管理现状与发展》,封面很大气,还附了光盘。我让两个学生参与撰写了两章。【这个不算】
 
  ————————————————————————
  此外,人民网还特别出版过一套音像制品,也叫《现代应急管理》,当然,是听从了我的建议,我是五位受人民网现场访谈的主讲人之一。【这个也不算】
 
  ————————————————————————
  明年,我副主编的另外一套书《密集人群管理》也将出版第一本,不过我自己只对该书的体系框架和内容设计有贡献,内容都是组织其他同事、学生和合作者写的。【这个也不算】
 
  ————————————————————————
  我们还将有一本叫做《应急管理概论》的教材出版,是按照给本科生的教材体例写的,并主要引进了目前国内有应急管理本科专业方向的另外两所大学的教授一切编写,以适合本科生的口味,我个人对这个是没感觉的。
 
  ————————————————————————
  后年,我们将出版我打头署名的第八本书《管理机制设计理论及其应用》,这里保证会是一本很漂亮的著作,里面几乎所有的内容全是我思考的产物。又是一个完全的陈氏风格。而且,一定还将成系列,这仅仅是第一本,但是这一次我们不做丛书出版。
 
  ————————————————————————
  等到我50岁的时候,大概至少会有我主要著述编撰的10本书可以放在我的案头,也许是15本,这取决于我脑子里还会有多少新奇古怪的想法,我自己是自信的,但是对于未来,我还是持悲观态度好一点,假设自己就突然啥想法都没了呢,陈郎才尽了呢。
 
  ————————————————————————
 
  其实,我最在意的还是能够未来出版这样的六本书:
  《东游记——日韩朝留痕》【50万字】
  《南游记——澳大利亚、新西兰印象》【40万字】
  《新西游记——欧洲纪行》【180万字】
  《北游记——我的遥远的俄罗斯》【20万字】
  《跟随陈安博士走遍不一样的中国》
  《陈安随笔》【100万字】
  足矣!
————————————————————————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483-518921.html

上一篇:社会管理视角下的应急管理
下一篇:【陈氏微博】女人视角

6 曹聪 刘立 张伟 张焱 王启云 武夷山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5: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