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才子乎?黄成欤?(9)

已有 2506 次阅读 2012-1-3 22:06 |个人分类:闲话生活|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才子

朴素的美

——评《又见梅花开》

上海·陈静

 

    在当今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里,很少再能看到一篇让人感动的文章了,尤其是能看到一篇有着朴素思想、自然美和作者真实感情流露的好文了。

    读才子的《又见梅花开》,我眼前一亮,我好像听到那幽谷深处淙淙的清泉悠然地弹奏的悦耳音乐;我又好像看到天山上静谧处雪莲展现淡然、傲骨的绝世风姿。因此,我有理由为这缤纷尘世中瞬间闪现着别样和消魂的美而动容,我有信心记录和解析这朴素自然中乍现的永恒绚丽。
  比起才子具有政治色彩的小说和杂文来,我更愿意读他不足千字的散文。因为我能从他的短小的散文里看到朴素的美。他的文章没有莎士比亚的《李尔王》里豪华的贵族气质;没有萨克雷《名利场》中壮观的场面,也没有奥斯丁《理智与情感》的绵缠悱恻的爱情。他有的只是一种淡雅,一种朴素,一种清丽,甚至是一种旷世。
  才子的散文清新秀丽,典雅细致,寓意深远,正如中国的一副惟妙惟肖的山水画,向我们展示着自然朴素的美和神雅的幽静。
  才子关注的是民生和人在社会环境中的意识状态以及人的行为对自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但才子并没有受到西方自然主义学派的影响(代表人物有思想家尼采和文学家德莱塞)。因此,我们从他的文章里读不到丝毫的悲观情绪,也读不到人在自然力下的无能力行为。才子只是用最简单的语言轻声地告诉我们曾经发生过的浪漫故事和人生中朴素而又真实的美。他为这种美而写作。他的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修饰。看似漫不经心的笔调却恰到好处触碰到了人类心灵深处隐藏的那种最美好的情感。
  《又见梅花开》是才子散文中的佳作,也是中国现代散文中不错的作品。在这篇不满千字的文章中,作者通过回忆描写了“母亲”偷梅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青春无限的热爱和眷恋。
  从文章的艺术手法上看,作者采用了多种文学写作技巧,比如类比、重复、排比、象征、隐喻等。
  文章开篇作者借“新闻报道”,简单描绘梅花绰约的丰姿,但第二段开始又突然讲到“雪”,给读者一个唐突和措手不及。这是才子文章固有的“跳跃性思维”的特色,与西方流行的“意识流”写作手法有相似之处。第二段,作者讲“雪”是有意“说其物而言他”。这里作者巧妙地将雪与梅联系起来,虽是说“雪”,实则讲“梅”。
  第三段开始是文章的中心。作者讲述了“母亲”偷梅的故事。作者着重描写了母亲出门偷梅前的打扮和当时的环境状态。这里作者似乎用西方文学中的印象和立体主义手法给读者一种强烈的感官印象。如“屋檐下挂的冰柱足有半米来长”、“母亲翘着两只羊角小辫,穿着外婆缝的旧红花布小棉袄,破棉鞋外套了一双小木屐”。作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人在特定的环境下的意识状态。对母亲的偷梅的具体情况和动作,作者省略了,只在第五段提到了一句:“每折一枝便跑到窗前蹲下”。在第四段里,作者省略母亲偷梅的具体细节是为了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母亲猛然发现邻家门前,一树绽放的梅花嫣红似火……”,这一句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使读者瞬间在脑海中产生一种美的意象。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枝梅花就是母亲青春的象征,同时也是我们人类美的象征。
  第五段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然而,第二年不知何故,那树梅花却突然死了,邻家从此竟再也没种。我和家人都确信,那是母亲有生以来见过的最美的一树梅花。”在这里作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活动对自身和自然所产生的影响上深度探索“美”的含义和人生的意义。通过梅的死,作者暗示“母亲”的青春也将一去不复返了,青春是人生中最美的阶段,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流逝的眷恋。
  文章倒数第二段与开篇第二段的重复是才子文章中的特色。这里的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才子喜欢用重复的写作手法来抒发那朴素的情感,来强调“美”的意义。
  从文章中心的叙述结构上看,作者采用了文学写作手法上的“双重倒叙”结构(如英国天才小说家的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但在处理上还不够老练,如“母亲”的回忆应该再细化一点。
  《又见梅花开》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来评价,都是现代散文中的精品。在这落叶缤纷萧索的暮秋,读罢才子的散文,我再一次为这尘世朴素的美而动容。



https://m.sciencenet.cn/blog-448631-525204.html

上一篇:才子乎?黄成欤?(8)
下一篇:才子乎?黄成欤?(11)

1 czhc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