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msel

博文

全球变暖100图:12.什么是"hide the decline"?

已有 3419 次阅读 2012-2-19 06:53 |个人分类:全球变暖100图|系统分类:图片百科|关键词:学者| 全球变暖, 造假, 气候门, 曲棍球杆

  2009年11月开始上演“气候门”的第一季,其关键词就是“hide the decline”(把“下降”掩盖起来)。出处是“气候门”主角Phil Jones的一封Email,原话是:

I’ve just completed Mike’s Nature trick of adding in the real temps

to each series for the last 20 years (ie from 1981 onwards) amd from

1961 for Keith’s to hide the decline. 


【翻译:我刚刚完成了Mike的Nature文章的技巧,也就是把实际的温度添加到每个系列的最后20年(即1981年之后);对Keith的系列则从1961年开始,以便把下降掩盖起来。——译注:Mike也就是Michael Mann;Keith也就是Keith Briffa。】


  这是“气候门”的一个亮点。由于Phil Jones是英国东盎格鲁大学气候中心的主任,而该中心掌管全世界的温度记录,外行或许以为,这封邮件说的是Jones想掩盖1998年以来的温度下降趋势。实际不然,这封邮件写于1999年,那时候“温度停滞”的趋势还不明显。Jones所作的手脚,依然是古温度恢复——也就是树木年轮的数据处理,目标是,如何让“垃圾数据”看起来闪闪发光。细节就是下面这张图。


  Mann的“古温度恢复曲线”虽然“消灭”了“中世纪温暖期”,但是其它一些人从“树木年轮”得到的曲线却没那么听话,尤其是Briffa(也是IPCC核心作者)的年轮,如果折算成温度的话,那么1960年之后的温度是下降的。这反映的是,树木年轮受太多因素的控制,根本不能直接对应全球温度的变化。(有人或许会问,Mann的算法,即使是随机数据输进去,得到的不也是“曲棍球杆”吗?为什么Briffa的数据得不到?原因可能在于,最近半个世纪年轮变化趋势太明显了,而且这种趋势“推导”出来的结果是明显的温度降低,Mann的模型无济于事。)

  而Mann和Jones等人采用的“技巧”,就是把不合心意的数据段砍掉;然后Jones还要加上篡改的数据。上面这幅图说明的就是这种技巧。看最右面的图,数据来源是2009年的“气候门”文档,里面那根绿线“不听话”地垂了下去,说明“古温度恢复”存在极大的误差;

  右数第二张图,来自IPCC报告第四版的有关章节,由Briffa编写,他把绿线1960年之后的数据截掉了,于是维持了“曲棍球杆”头部的形状;

  右数第三张图出自IPCC第三版报告(2001年),也就是IPCC正式采用“曲棍球杆”的那份报告。图件是Michael Mann本人所作,他在1940、1960两处截掉了不希望看到的数据,这也就是他的“技巧”;

  最左面一图,就是前面所述Jones“气候门”邮件中谈到的图,他不但把不希望看到的一段给砍掉了,还在上面“嫁接”了实际温度测量的数据,并且进行了平滑,让人觉得“古温度恢复”确实完美。

  这算不算作假,经常在刊物上登照片的搞生物的、搞材料的研究人员,心里应该有答案。

  (Stephen McIntyre这里有详细的分析:Arthur Smith’s Trick




https://m.sciencenet.cn/blog-70036-538963.html

上一篇:支持毅然生了二胎的杨支柱先生
下一篇:“全球变暖”分子从头到尾离不开造假宣传

2 杨学祥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