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额尔齐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rjoe 六哥行走阿勒泰

博文

在西安

已有 3107 次阅读 2012-3-12 12:43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西安, 秦岭, 扶风一口香

很久没去西安了。西安的交通拥堵印象如同病毒般残留在我的记忆里,虽不清晰但却顽固,无法彻底删除。

没去西安不等于没路过过西安。从郑州往天水兰州一线或延安银川一线乃至榆林包头一线是我常走的路,那些一天走不到的地方需要中途歇脚,一般的选择是跳过西安,在咸阳驻足,既便宜又省了进出西安之苦,明智的人也多如我这般选择。

此次有机会在西安停了三个晚上。头晚住在高新区丈八路的一家宾馆。这里环境虽好但离城较远,领导不满意,于是就换到钟楼附近了。对住在哪里我无所谓,但对西安高新区里有一条名叫丈八的路我觉得挺匪夷所思的。俗话说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丈八的路又该怎么说呢?

当大部队奔向延安时,我选择了留在西安。先去看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然后去逛了逛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中间吃了一顿叫一口香的扶风面。

先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印象是二十年前和一个小名叫老虎的同事去逛过一次,但印象全忘了。此次也没留下什么印象。不像河南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都隆重介绍镇馆宝藏,这里全无概念。也许陕西人民认为他们的文物件件都是镇馆之宝,反正是我没看出哪个不好,也没看出哪个好。大概是主办方和我的思路有差异:我是去看宝物的,人家是要我去接受陕西历史教育的。另一件有趣的事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对唐以后的陕西十分冷淡,几乎到了置若罔闻的地步。好像在经历了周、秦、汉、唐之后,陕西省的历史凝固在那里不动了,而陕西人民只认当过国都的陕西,其他一概不认。总之,我见过有历史或国都情结的,但没见过纠结得这么重的。

扶风的一口香面也很有意思。正宗的吃法是碗里只有一口面,汤可喝可不喝。我们三人要了12碗面,我吃了3碗,当然,还吃了其他的东西。整体风味是偏酸。我不太理解的是,人们为什么非要固守“一口香”呢?同行的小赵说,他曾吃过40碗。吃40口面,倒掉40碗汤,后厨、服务员忙忙碌碌,只是为了坚守“一口”不动摇?我不喜欢这样的浪费和无谓的忙碌。不过,据说在农村,碗里剩的汤是不会倒掉的,而是回到了锅里。

西安的秦岭野生动物园听起来很令人向往。但如果问我究竟如何,我只能说比不上重庆的野生动物园。其他的野生动物园我还没去过。乌鲁木齐的天山野生动物园我曾十分向往,但很多人劝阻我:别去,一点意思也没有。

在钟鼓楼附近转了两个小时。北院门、西羊市一带的回坊真是不错的地方,让人感到十分亲切。久违的香味扑鼻而来,各家各类的食品很多,但我忍着冲动,一心要找葫芦头吃。结果从回坊到钟楼到南门,顺湘子庙街、五岳庙街、南广济街、西大街来回地毯式搜索,也没找到一家卖葫芦头的,最后在一个小区里的一家潼关刘家吃了顿肉夹馍。馍是刚烤出来的,很好吃,肉也很香。真是踏破铁鞋无处觅葫芦头,暮然回首潼关肉夹馍味道也不错。在我吃肉夹馍的同时,我的部分朋友去小米家吃泡馍,端上来后才知道人家是专营牛肉泡,把领导气得一口肉也没吃。这样基本扯平,我没吃到葫芦头,他们也没吃到羊肉泡。

逛了以后才发现,西安的老城其实并不大,还是可以慢慢转着看的。还有一个发现就是西安的城墙是可以环绕的,据说还有自行车出租。下回去西安要完成两件事,一是在城墙上风光一天,二是下来找一家葫芦头吃。



https://m.sciencenet.cn/blog-659604-546862.html

上一篇:云水间
下一篇:游走北京

2 刘晓松 qiufengshu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