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x443113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sx4431131

博文

中国学术界是否需要人员下岗

已有 2769 次阅读 2012-3-18 22:5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中国, 学术界

    众所周知,中国学术界水分含量越来越多,抄袭现象很严重,出现方舟子这样的打假英雄,对此我只能引用傅作义的强烈言辞,'丢城的不觉得耻辱,守土的倒成了英雄,这是个什么世代'这个时代出现英雄应该高兴,然却是我们学术界的一大耻辱,英雄的出现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学术界许多科学工作者丢掉了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是一个不称职的科学工作者。
   一个伦理道德丧失的工作者,是否还称职,有待商榷。据了解每年我国毕业的博士和硕士可以十万计,在他们毕业时必须通过论文证明自己的科研水平,得到大众和国家的认可,这些里面有多少是真实水平,又有多少是水分呢?这就不得而知了。那么他们在科学工作中是否合格呢?市场上职员不合格可以下岗,可他们怎么办?
    另外,我个人认为国家想缓解就业压力,就大开门径使许多高中生享受大学教育,是国家方针上的一次考虑不周。我承认这对国民素质提高具有很大作用,但另外一方面也展现大学教育的不足,七八十年代实行的是精英教育,现在是普及教育,水平上差距是可想而知,不仅仅一般性大学水平低下,连985和211类大学也在走下坡路。致使大学生毕业成了国家一大难题,这该归功于大学还是社会?现在硕士的大门也同样敞开,甚至博士的大门也是,那么他们毕业时会不会仍是国家一大难题呢?还有对于任何教育机构,输入的是学生输出的又是什么呢?是否具备毕业生的水平呢?他们的出路在哪里呢?招收他们是对他们有好处还是有坏处?
    我并不怀疑博导和硕导的能力,但他们的培养方式是否能培养合格的科学工作者让人质疑,如果他们不能,是否该停止他们的招生行为,如商场一样经营不善,吊销他的营业证呢?如果导师本人存在不符合科学工作者的身份,对他又该如何处理呢? 让这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科学工作者下岗,合理吗?
    我仅仅提出疑问,至于回答还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我第一篇博文,有些拙劣,希望同仁莫要见笑!


https://m.sciencenet.cn/blog-606049-549134.html


下一篇:电视剧翻版的批判

5 李双双 张鹏举 贾俊光 wgq3867 lftk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