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唯真 做人至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a 关注人口学科发展,探讨GIS技术问题,进行科学数据整合。wya486@163.com

博文

围观:从医患纠纷看中西医差别及社会不稳定因素

已有 4944 次阅读 2012-3-27 15:03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中医, 西医, 哈尔滨, 哈医大, 王浩

博主注:
 
首先,沉痛悼念不幸逝去的王浩同学!
 
根本原因是医疗水平与群众的需要差距太大。如果医生能把所有来的病人一次性治好,则挂号不难、费用不高、医院不需要扩张、医生也不需要太累,还倍儿有成就感!更不会有医患纠纷!
 
所以,提高医疗技术为根本。任何行业都一样,良性循环才有出路。
 
 
 
调查称超6成民众对哈医大杀医案“高兴”
 

一名与他共事的女护士也回忆了一些相处的细节。

“1.82米,阳光帅气,风华正茂,风度翩翩,博士已被录取。还记得和他一起值班时的情景,大半夜胃疼的不行不行了,疼的满头汗,我陪他聊天分散注意力,我们大多患者夜里都失眠,听说他胃病犯了,把自己的胃药给他吃上止疼。其实我们科医护关系一直不错,年终聚餐的时候他已经是所有研究生里的佼佼者。今年6月结束研究生课程就要赴香港工作了。”

(博主注:

1、西医体系缺乏养生知识,导致医生自己积劳成疾,且西医对此病无法根治,即使在大医院也只能靠聊天分散精力缓解病痛。

2、西医免疫科在治疗患者的免疫系统疾病时,失眠等伴随症状无法解决。

3、西药可以根据病症的外观表现,在病人之间随时分享吃。即西药具有普适性特点,缺乏个体差异的针对性。

4、西医的先进技术都在大陆以外,佼佼者都去外面学习、工作,留在内地给普通中国人看病的医生素质如何??

 

 

但是接下来的伤害却让我们每个人都感觉到更疼,除了刚才的短片里头所谈到的6000多人的投票里4000多人选择了“高兴”。我们再来看这一段,在网易上针对哈尔滨这条新闻,哈尔滨一名患者砍死一名实习医生并致3人重伤,一共有36000多人发表评论,其中有一个评论是这么写的,也是发生事情的当天晚上,都不过夜,23点57分。这个网友是这么说的,“应该举国欢庆啊!鞭炮响起来!小酒喝起来!音乐开起来!”如果三万多人当中仅仅有这么一个人写,可能还可以加引号的理解。但是请注意,顶这个帖子的数量达到了5172,占到36100人里多大的比例,这个时候我又要去思考了,我是不是也是其中的一个?我们是不是也是凶手当中的一员呢?

 

(博主注: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对社会失望、甚至绝望,什么事情都有可能!这点可以参考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内容,似乎无需讨论。权贵阶层没有亲身体会,当然很难理解底层草根的感受。社会不公伤害的不仅是底层大众,任何人都无法完全避免。当然武装到牙齿、享受VIP待遇的权贵,遇害的几率比那些被强拆、强送精神病院的普通百姓低得多,但肯定无法绝对避免。

参见: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1711&do=blog&id=495484

没有永恒的强势特权人群:制度不健全,没有人能幸免!

 

 

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头颅外科主任 于振坤:

我曾经一两个礼拜只要我周边有人离我距离稍微有点近,我就会有警觉。一看有人跟着我,离我特别近,心里就另一种感觉。

北京同仁医院医生:

你想我们每天心理压力也很大,接待病人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这个病人他能不能接受我们所说的这些话,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他们会不会有过激的行为,我们自己是不是安全的。

北京同仁医院实习医生:

有时候进一步治疗都不敢跟他说什么,你多一步治疗就会多一步风险。

 

(博主注:

带着这样警惕的心理给病人看病,病人能没有感觉?我曾见到一位老中医对来就诊的类风湿病人说:放心吧,你这个病能治!我同时看到了病人脸上的喜悦和希望!如果医生都有如此信心和把握,还会有医患纠纷吗?普通患者不仅经受病痛的折磨,在经济上也大都困难。但哪怕花再多的钱能治好病,病人肯定是不会伤害医生的。此外,似乎没有听说哪个权贵阶层的人去刀伤医生,是因为他们修养素质高?找的医生好医术高手到病除?还是他们不差钱,不在乎被庸医骗光?亦或权贵用的刀能于背后杀人于无形?

但无论如何,医生是一个最需要真才实学的职业,不像科研,发一些垃圾论文是无关痛痒的,而庸医是可能送命的。可见,医生可以高薪、受人尊敬,但前提是以精湛的医术为支撑。

 

王浩离去的当天,3月23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警务室正式揭牌,一名民警正式入住中南医院,成为医院的专职民警。

2月14日,广东省东莞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医疗机构安全保卫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表明:其中头盔、盾牌、防割手套、强光手电、对讲机等防护装备要求做到每一班的保卫人员不少于人手一件,短棍、长棍、催泪喷雾剂等带有攻击性的装备以及防刺背心等可适当配备,供危急情况下使用。

 

(博主注:很可笑!国外似乎也没有这种阵势!问题的根源找不到、不解决,恐怕每个医生配上私人保镖都没用吧?!

其实,医生看不好病只是冲突的原因,现行体制无法造就真才实学的医生才是根源。

如果再不改革,以后受伤的不会仅仅是实习学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9293&do=blog&id=551770

    @侯金林医生肝病频道:八旬老师知“杀医”事说: “医生一生与‘狼'共舞:邓爷爷开放前, 白天阳关下被批被斗被整, 夜幕下偷偷在厕所学习、学习、再学习;开放后被媒体黑被家属骂被病友杀,还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总怕为病人服务的技术不过硬!怕掌握的知识已过时!‘狼’既不是民,也不是媒,是落后的体制!温总都无奈!

张梦 2012-03-26 07:35:另据相关人士透露,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内蒙古人,生于1994年5月,现年未满18周岁,3岁父母离异,父亲正在服刑,母亲也不在其身边,常年与他一起生活的祖父现患有癌症。记者就其家庭状况向警方求证,但警方未予答复

 

白岩松:

保安、警棍、监控器这一切都非常重要,而且也是必须的。同时改革也必须跟上。你看,专栏作家魏英杰 (微博)在说,我总结在一起了,“……看病越来越难、越来越贵不是医生的责任,是‘以药养医’制度造成的……”,接下来另一个微博上说“……这起案件也表明,有必要加快推进医改……否则,这一体制性问题极易被转嫁到一线辛苦工作的医疗人员。”对,改革也很重要,再接下来呢?有了保安、有了改革就够了吗?我觉得不管我们怎么再过去推动这种仇恨,去营造某种误解,归根到底要用爱、沟通以及和解去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才是正道。

 

 

博主注;

该事件还有两点疑问:

(1)是否伤到伤害的四位医务人员都不是接诊该患者的医生?也就是说该患者的怨气并不是针对具体某个拒绝他的医生的报复,而是对整个医生群体或者整个社会的报复?是否说明他之前的就医过程也曾对医生不满,积少成多,最终爆发在一个几乎无辜的实习生身上???

(2)受伤的另外三名医务人员都是正式医生护士,还是有实习学生?该诊室当时有没有正式医生护士?危险面前,有没有尽到保护学生的监护职责?总不能夜班等都推给实习生等弱势人群吧?也不该让实习生独立给病人看病,正式医生只管最后签字啊,旁边坐着正式医生指导了吗?

 

 

最后,旁观一个儿子如何对待母亲,希望医生也能如此对待患者。相信这样的态度有助于初步缓解医患矛盾。

http://news.163.com/12/0327/08/7TJDCLIV00011229.html

宋老太说,她是第一次看见抽水马桶这个东西,感觉特别神奇,一摁开关,马上就有水出来,而且冲马桶的水不是从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而是跟农村井里抽出来的水一样,“井里的水不花钱,所以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没有事就过来摁一下。”宋老太说,每次摁完以后,她都觉得挺有意思。

听完宋老太的话,儿子终于明白自己家怎么用了那么多水了,但他没有明确提出浪费水的事,怕老妈心疼上火,只是告诉宋老太,总摁马桶的抽水开关,影响开关的使用寿命,抽水马桶容易坏,坏的了话不好修理。“自从我这样告诉她以后,她摁抽水马桶开关的次数明显减少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135&do=blog&id=552104

柳叶刀: 暴力之下的中国医生

博主注:把医患矛盾归结于医院缺财政支持经费和媒体渲染非常偏颇,很像是官方观点。一来可以继续向政府白要钱,二来可以借助政府力量压制媒体负面报道。但这样的结果对于解决医患纠纷根本无用。很多底层群众生活艰辛,基本不关心媒体,他们做出的最后选择很多时候仅仅是出于自身的感受。
 
一个非常到位的评论:
 
[9]invalid  2012-3-27 15:26 之前看过行内人的文章,大意是: 医患矛盾的根本是政策决定的。具体说,就是一方面要求医院盈利,另一方面又搞一刀切,论资排辈,不允许医生收诊费。

这就导致业务能力强、一看一个准又能药到病除的医生白白累死;但工资呢?国人众所周知。别说买房了,生存都成问题。

不仅如此。同时,医院还要求盈利。而诊费又不能收,怎么办?只好让你多做检查、多用各种效果可疑但猫腻很多的贵药。

于是,越是庸医,就越是能“创收”;越是良医,反而越是贫寒。就是有个别人能坚持——嗯,正好当反面典型:你有良心?你像xx那样饿死吧。

这才是医患矛盾的根本原因。

————————————————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诊病贵、药便宜。

比如我有胃病,症状是吃饱了或吃了油腻的东西上腹部胀痛。去过很多次医院,从胆囊炎到十二指肠溃疡,说啥的都有,就是吃什么药都没辙。

我自己是科学爱好者,知道幽门螺旋杆菌这回事;由于最后这位医生说是十二指肠溃疡,这又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的典型并发症;于是说服家人,不去买医生给开的一大溜中药西药,而是自己google,吃点抗幽门菌的药试试。

结果,当天就见效,细菌一杀,有胃酸了,把我给饿的。按照说明一口气吃了两个星期,共花两毛八分钱,治好了。当时买的药多,后来亲戚朋友有类似症状的,都过来拿片吃吃,只要吃了肚子饿的厉害,就坚持吃两周,一下子治好好多人。

事后,我就说,如果有个医生能明确告诉我,你这是胃病;或者更准确的,你这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我愿意为这句话掏2000元:因为,没这句话,我就可能不得不继续吃几千几万的乱七八糟的药,甚至最后落个胃癌。

但现在的体制呢,我就是愿意花这两千,医生也没法收。因为医院不允许——根本上说是政策不允许。

于是,他要么用两毛八分钱把这个至少值2000的信息贱卖掉,然后把自己累死、饿死;要么,就用透视、胃镜、CT 等等以及各种“神奇”而有害无益的中成药,在帮医院创收之余,间接为自己的养家糊口乃至房子车子捞点——至于病人,他能晚好一天,医院就能多收入一笔。

如果允许医生收诊费,他们这才会想当药到病除的名医,才会更喜欢用两毛八但是两周就能治好胃病的良药——而不是七八百很多副作用却不治病的黑心药:因为只有又快又省又好的治好病的医生,才会有更多愿意出高价诊费的病人上门。

总之,医生,卖的应该是自己诊病治病的技能,而绝不应该是卖药的。
逼他们卖药、甚至逼出医药代表这种职业的制度,必须为现状负全责。  


哈医大恶性伤医事件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1711-552255.html

上一篇:围观:只养新车不养旧车的计生局;也看编辑的专业素养和认真态度
下一篇:围观:从雅培奶粉事件,看专家的担当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