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教研室风波》——到底该不该给2分? 精选

已有 5032 次阅读 2012-3-31 22:10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教研室, 2分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mso-font-kerning:1.0pt;}

今天借的书里有一本是苏联小说《教研室风波》,记得以前似乎看过,但忘了绝大部分内容。今天只翻了20多页,是第一章,说的是教研室开会,讨论要不要给学生2分的事项。这一看,跟中国的大学十分相像。这是一个控制论教研室,小说写于1977年,那时候苏联已经研究控制论了吗?曾经看过一些材料,说苏联曾经在50年代批判过控制论,说它是伪科学,那么到了70年代,他们的想法改变了吗?看到里面涉及的一些内容,谈到了自动控制的一些理论问题。自动控制当然与控制论有关,但也不完全等同。而且他们的课程中有数理逻辑,中文把它翻译成数学逻辑学,不知道这是不是一回事,还是另有一门课程。

这一章里,说到教研室开会,就是讨论到底要不要给学生2分的问题。因为系里有个意见,认为不应该给学生2分,至少不应该给这么多学生2分。这在教研室里也引起了争论。其实,我看这部分描写,大多数教师从根本上认为,该给学生什么分数,就给他们什么分数,不应该考虑系里的意见。但是,也就是在这部分教师中,也有人认为应该考虑系里的意见。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给了学生2分,就得让他们参加补考。而在苏联大学里,教师组织补考是不算工作量的,也就是说,组织补考是一件白干的活。而且如果这次没考过,下次还要补考。如果下次再不过,还要继续让他补考。最后不管学生考的实际情况如何,还是要给他一个3分,让他及格。有的老师认为,如果与其这样繁琐,还不如一开始就给他及格,省得这么麻烦地折腾。

有的老师也认为,学生负担很重,平时做作业就要花很多时间,如果再给学生2分,那学生根本就承受不了。所以就不应该给他们2分。但是有一位中年女教师坚持自己的看法,就是学生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分数,就应该给他们这样的分数。如果他们成绩不好,该得2分,那就应该给他们2分,这里不应该有什么宽容,有什么迁就。但是这个意见虽然大多数教师心里是认同的,但在系里所给出的压力现实面前,人们并不都能坚持这样的观点。

很多事看起来要坚持下来并不难,但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所以看上去并不难坚持的事。但是真要坚持自己的理念,而且一定要坚持下来,是很不容易的。很多因素都会让人有不得已的感受,如果真要坚持下来,就可能得罪一大堆人。会得罪学生,会得罪领导,也会得罪同事。时间一长,成了众矢之的,何苦来哉?如果不再坚持,也许你好我好他也好,大家彼此彼此,都是一团和气,何乐而不为?

但是面对自身的良心,这种对坚持的放弃,对原则的退让,会让一些人内心不安。这种十分纠结的情绪,确实让人很难过。我想,这种还没有丢弃良心的老师,总会想出一些办法来面对或者解决这样的问题。当然,作为教师,能够解决的方面是很有限的,但是只要坚持,总会从一个微小的阶段开始,靠他微薄的力量,逐渐来改善这样的情况。也许他还会和其他有良知的老师一起共同努力,在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上要加大一把劲,为改善这种不良的情况再努一把子力气。

学生成绩不理想,有很多种原因。有课程自身的问题,有教师的问题,有教学理念和方法的问题,也有学生自己努力不够的问题。要把这其中的所有问题都能一下子解决,显然并不现实。作为行政的领导,自然就会采取最省事的办法,干脆不让教师给学生2分。不过,这肯定不是最好的办法,而可能是最糟糕的办法。

我并不想指责现在的学生,但是在现在的学生中,有些弱点是很致命的,那就是过于实际,他们对于很多课程,并不是真的想从其中学到什么东西,而是只想拿到学分就可以了。为了学分,什么手段都可以用,什么招数都可以使。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怎么能让学生改变这种观念?似乎现在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根据具体的情况,慢慢磨出一些办法来,然后一点一点地想办法去解决。也许在短时间内能看到效果,也许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看不到也不能着急,还得慢慢找办法。

严格地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一对一的教育,但是在现实的条件下,现在还做不到。也许真正能做到一对一的教育,到那个时候,就不会有2分出现了。某个学生在不适合学习某个课程的时候,可以暂时缓一缓,等他什么时候有兴趣了,什么时候愿意付出努力了,再让他学,而且也给他一种适合他各方面因素的那种课程水平来学。考核的方式和水平也因他而宜。如果这样做了,自然就不会有2分不及格了。只是这样的状况能在什么时候出现,是现在所不知道的。

现在既然有2分不及格的分数,那么作为学生,就应该有心理准备来承受这样的结果。你在学习中到底付出了多少,你自己心里最有数。教师当然不应该有意与学生为敌,有意为难学生,有意刁难学生,故意要让学生不及格。这样的老师即使有,也是极少数。但是,由领导用行政干预来消灭2分,显然是不适当的,除非出现某种极端情况,即一群教师为了个人的原因,集体要跟学生过不去。但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似乎不高。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8176-553981.html

上一篇:说新诗
下一篇:回忆海淀镇

9 曹聪 吴明火 孙宝玺 吴江文 王磊 金小伟 牛丕业 李宇斌 Weater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4: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