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出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dl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赵大良:不求改变现实,但求面向未来,未来给我带来愉悦,也许会给现实带来希望!

博文

科研协作与协作工具

已有 4153 次阅读 2012-4-7 10:15 |个人分类:闲思偶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工具, 教师, office, 科学研究, 单打独斗

当今社会,是一个协作的时代,单打独斗很难参与竞争。科学研究也是如此,没有协作,很难承接大的项目,为此国家层面上开始推动“协同创新”计划。昨天,在没有被邀请的情况下,参加了青年教师协会组织的“学科交叉座谈会”。七位能源动力学科的青年教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了需要其他学科配合的技术需求,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

据此,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基于本学科拓展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学科,实际校内就有人做的比较好,而自己都不知道。针对能动学科来讲,传热、流动和燃烧是基础学科,但是在解决社会问题时,往往需要数学、化学和物理学,以及材料、医学甚至是社会科学的支撑。隔行如隔山,实际上是各行业的研究者之间的不了解、少交往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如何能够使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者能够做到相互之间的交流日常化?我在5年前的教代会提案中提过“借助网络,搭建校内学科交流平台”,就是试图实现学校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的“日常”交流。尽管是获得了“优秀提案奖”,但是并没有见到实质的推动效果。

为此,我再次思考起“科研协作”的途径和工具问题。所以想起来,多年来与钱博士一起研发的科研协作系统。前几天,钱博士短信通知我基于网络的科研协作系统3.0已经上线,反映良好。

我注册了一个帐号,上去使用了一下。我感觉,也值得祝贺一下,基本实现了我的设想!首先,是基于研究团队的:文献收集和整理、文献阅读和笔记、文献分享和交流,包括一定程度的团队内的讨论和负责人(管理员)对成员的业绩考核。如果再扩大一下,也可以邀请一些团队外成员的参与,或者是将自己团队的研究动态和信息,开放给公共平台的相关学科人员了解。

这样,基于同一个协作平台的用户,就可以实现“小团队”的紧密联系与公共平台上用户的可控制的适当交流。还可以根据自己关注的学科或团队,订阅其动态信息。这样就在不费神的情况下,将学科间的交流日常化。另外,还有一个基本功能“论文写作助手”——管理参考文献并自动插入文献列表。



https://m.sciencenet.cn/blog-71721-556327.html

上一篇:祝贺毛善锋技术有突破
下一篇:本刊稿件处理情况通报

3 周春雷 李玉成 NoteFirs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