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就是思考其意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nlivan 天体物理工作者,家乡云南昆明。

博文

自私的现代人

已有 4880 次阅读 2012-4-23 22:2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动物, 生活, 青藏高原, 吐鲁番, 大兴安岭

       这段时间看了中央电视台和英国广播公司合拍的纪录片《美丽中国》。或许是有外国人参与拍摄,使得这部纪录片在一些细节上有不同于以往的视角。
       这部记录片除了表现自然的美景和普通人的生活之外,还着重描述了自然界中一些动物的生活,这部分内容也使得这部纪录片充满了灵气。在青藏高原上,鹤在青稞 收获之后在地里捡食散落的种子。当地人把鹤看作吉祥的象征,不仅不打扰鹤的生活,更在这些神圣的鸟需要帮助时保护它们。在这片生态脆弱的土地上,人的出现不但没有破坏生态,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在吐鲁番盆地,住在这里的红尾沙鼠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片荒漠里的葡萄园组成的绿洲才得以生存下来。在大兴安岭的密林里,鄂温克人和驯鹿生活在一起,互相依靠。在这些地方,动物并没有因为人的出现而消失,反而依靠人才得以更好地生存下来。这种和谐是现代生活中难 得一见的。
       进入现代,出现了城市,人类开始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现代人的生活看似不错,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而且随着运输业的发展,在一个地方可以买到世界各地的物产,似乎什么都不再缺少。可是,现代人脱离了土地,远离的自然,失去了星空。很多动物因为城市的发展而失去生存空间,不再有那种人的出现保护生态的情况。
       城市中的现代人拥有的财富比青藏高原、吐鲁番、大兴安岭的那些居民多,但是却还是永远不会满足,有了一斤粮食会想着再有一斤,吃不完就用来造酒,有了两斤粮食就会想着有四斤,剩下来的用来造酒精开汽车。至于散落田间、路上留给其他鸟类和仓鼠的种子将越来越少。最近盖茨基金会的创意竞赛有一项就是寻找减少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粮食损耗的方法。现代人就是这么自私——宁可在饭桌上剩下食物最终将其浪费,也决不把这些食物分一部分给那些失去生存空间的动物。
       其实,与其研究怎么减少粮食损耗,还不如研究怎么减少粮食浪费。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7333-562834.html

上一篇:射电望远镜的可靠性与效能
下一篇:射电望远镜汇聚可见光的性能

4 李宇斌 杨学祥 谢蜀生 sunxiaof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