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话说“听批评意见”和“不同意见”

已有 2839 次阅读 2012-4-24 07:00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技术力

话说“听批评意见”和“不同意见”。
作者: mirror (*)
日期: 04/21/2012 23:17:31

国人有个“不良习惯”,总是喜欢“骂当官儿的”。反正当 官儿的不如百姓人多,骂当官儿的“被喝彩”的机遇也就多了。“被喝彩”不见得就是好事情,因为马戏团的小丑的角色也可以有喝彩。

话说科网的“提醒”,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即便是评论被博主删了,系统也依然是机械地提示“XX回复了你的 博文评论”。
应该说,依镜某“苛刻”的秉性,对《关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方面的若干认识和建议》能读了、并给出个评论,已经是很个高的“待遇”了。即便是一些批评意见,也比没有意见要好吧?

被删的原因镜某也知道几分。不外是说了这类文章多忽悠而少数据。把事情都往“民族责任、长远眼光和科学精神”上扯,这就是俗套路了。

主张“借鉴日本的经验”不错。但是半个多世纪前日本所处的经济贸易体制、环境与今天的显然不同。当初日本人的做法在今天的经济贸易体制下能否设施?这个问题是需要主张“借鉴日本的经验”的人提出才是。不然被人指责是“过时了的思考”一点儿也不冤枉。

提出“技术力”的概念无疑是这篇文章的一个亮点。也许叫做“技术势(能)”(technology potential )更容易被理解。【对一个国家而言,“技术力”是买不来的,是内功,只能依靠自己培养和内生】的主张无疑是合理的。【这(“技术力”)也正是西方发达国家秘而不宣的成功秘密所在,而他们在修成正果后却拿“市场经济”的概念来误导我们,诱导我们的工业体系转向全球化产业食物链的下游,成为他们大工业体系的附庸。】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个冷静的思考。但是【能否以经济效益为标准来衡量与评价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进步与发展呢?答案是不能】的说法却匪夷所思了。

“技术力”的概念不错,但是【“技术力”是指从矿石等原始素材起始直到制造出现代工业制品的能力】的理解显然是落后了几十年的思维模式。还是以为“物质”为重的思考。依镜某看,在现代社会里“技术力”是指从概念起始直到制造出产品的能力。这时,就不是个“产业机械制造”的概念了,而是个“产业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比如说轧钢,首先轧钢是一个概念。设计、制造轧钢设备的能力就是“技术力”的体现。美国人认为设计、制造轧钢设备的能力的档次已经不能体现出其“技术力”了,他们就开始玩航天飞梭了。

【一个国家拥有了深厚“技术力”,即使一场战争把这个国家地面上的有形工业设施全部毁掉,只要这“技术力”的主要载体-“人”还在,它也能够很快从废墟上重建和崛起。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应该认识到培养“技术力”的关键在哪里。】既然如此,就需要分析、跟踪一下国人科研投入的内涵和走向,与洋人的做个比较才好。

全文中有数字的地方只有这一段:【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中,有90%的高档数控机床和95%的高档数控系统依赖进口,智能装备的对外依存度高达70%、大部分机器人和工厂自动控制系统依赖进口,中高端科学仪器和精密测量仪器基本由国外垄断,很多领域的高品质元器件、关键功能部件和重要基础件、高品质原材料和试剂等也不得不依赖进口。形成这些“制器之器”和“器用之器”对外依赖度如此之高的直接原因,就在于我们高端装备制造工业体系的瓦解和虚弱。】但是令镜某不能理解的是随后的一段【高端装备制造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有不折不扣的科学精神和敬业精神,才有可能做好。】既然是“来不得半点虚假”,那么“xx精神”云云的也就不必提了。

最后再次回到“高端装备制造”的问题上来,这个“高端装备制造”能有个具体的所指么?没有个具体所指,想投钱都不知道投到哪里去。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562885.html

上一篇:“病理医生缺乏”的事态
下一篇:镜子围脖:定位在卡哇伊上de店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