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wujief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wujiefan

博文

十送红军 --- 浪漫主义在科学家身上的消失

已有 3717 次阅读 2012-4-25 02:0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消失, 科学家, 浪漫主义, 十送红军

四五六十年代的歌像美酒,抑或像鸦片,每每让人难以抗拒地沉醉,不能自拔。这些歌曲的强大力量完全来自历史性、永无重现的、全民性的内心的真挚情感和热情。(这里补充一点)但是,那是一个没有理性精神的时代。我并不单指那个时代缺乏理性精神,实际上我们现时代,以及更远的过去都不曾有过更理性的时代,我只不过想特别说明的是那个时代有一种更鲜明突出的情绪化的支配力量。实际上,马列主义就是一种带血的红色浪漫主义的(暴力)学说。现在把这些歌叫“红歌”,也正好能透射出它们的来源。好了,这些繁琐的声明仅仅是想说,尽管我理智上并不追求听这些歌,但听到时,又止不住那种美好的情绪。因为,作为情感和艺术,那是美和迷人的。

       还是没扯到题目上来,现在开始吧,是想说从听“十送红军”感想到浪漫主义在科学家身上的消失。我不知道哪首歌是浪漫主义的代表歌曲,只是安静地听了“十送红军”(刀郎和一个女歌手唱的,女声似乎更好:)),感受到了那种浪漫的气息。听一下吧,伴随着旋律,看看其中的一些歌词: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叫,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
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
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
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搬,
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
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

四方百姓泪汪汪,深情似海不能忘,

九送红军,上大道.
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心象(里格)黄连,脸在笑.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看“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就算是包谷,就算是分别,也满眼都是绚烂的金灿灿的色彩。要知道,从歌词里可以看出,送红军的人是山里的村民。他们身上都洋溢着的这种情怀,在现在的科学家的身上是越来越罕见了,在每日电脑前躬身伏案的我们渐渐忘了这种思考和表达方式。因为我们受到了“严谨”的训练,对我们词汇里所使用的色彩和情状都需要能够把它们逻辑地联系起来,所以夸张是没有了,还有一大类我们不能够或者还没办法逻辑地联系起来的事物也不能触及了。联想到最近我的一个研究工作被一个国外学者评论了,翻译成中文后听起来就觉得宏大让人激动(就像很多对英文的赞誉翻译之后的感觉的一样),连自己都觉得有些不踏实,好像平时对许多我国受表彰人员的自评那样只能嗤鼻一笑。现在想想,其实这也未必不可,姑且当做科学工作者身上片片点点残留的浪漫,这是把科研工作者的热情和想象发挥到小工作与大方向的逻辑联系上的结果。其实,回顾一下,虽然每一天科学工作者们感觉大都平淡,但是多年来对那些细小工作的坚持和付出的汗水,汇集在一起,造就了人类现代生活的快速演进,它们又何尝不幻化出炫目的光彩。



https://m.sciencenet.cn/blog-489201-563249.html

上一篇:科学网随便删除博文是反科学精神的!
下一篇:加菲猫说“欧迪,记住,狗是没有脑袋的”--- 小儿教我娱乐

1 者仁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