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phedra 放飞自己的思想

博文

选大属做分类学研究需要勇气

已有 3727 次阅读 2012-5-8 09:18 |个人分类:植物分类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勇气

昨天上午听一个加国学者的报告,介绍苔草属(Carex)的系统学研究进展。这是一个近1400种的属,是相当大的一个属,系统学研究工作一定很难。演讲结束,很多同事和朋友在问一些具体的问题,我却在思考如何开展一个大属的分类学研究?在我们国家目前的研究体制下,很少人愿意去做大属的分类学研究,多数是选那些小点的属,种类少,取样方便,易出成果,短频快嘛。但是,毫无疑问,这些大属的分类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物种形成、辐射分化、生态适应等等可以提出很多有趣的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我扪心自问,有这勇气去开展大属的分类学研究吗?想想可以,做就算了,在植物所,如果我在一个大属上花了几年功夫,却没有任何产出,很快扫地出门了,没有道理好讲,产出是硬道理。说研究大属的分类难,难在哪里呢?我想有这么几点:第一,入门难,太多种类,不容易认清;第二,标本难聚齐,如果是小属,可以借阅世界各地标本,将这些标本放在一起研究,而大属则不现实,这么多标本都借阅不太可能;第三,取材料难,虽说初步入门后,可取世界各地代表种类建立系统发育树,了解下概况,但是由于各种趋同和平行,形态上识别近缘类群就有很大难度,因此,确定取哪些种类进行分析也是很大的难度,也许你漏掉的种类中对你的树的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第四,申请经费难,拿大属去写基金报告,评审人多会持怀疑态度,而且确实会漏洞很多,拿不到基金支持者居多,而以大属的系统学研究申请到经费的则是例外了;第五,产出难,同样大属不论分类修订还是系统发育重建总是由于取样问题而不能尽善尽美,因此,产出周期一定很长,短期想出工作势必登天;第六,选了大属,在同事的各种评比中将一直处于劣势,也许一辈子也难以形成一个专著。所以说,选大属做分类学研究确实需要勇气。看看同事们也多如此,估计是有相似的想法,只有年近九十的师爷在开展一些大属的分类学研究,如Clematis,Elatostoma。可叹,可叹。然而,世界上这些大属毕竟有人在做研究,如Euphorbia、Astragalus、Carex等等,其中一些机制值得探索和思考。


https://m.sciencenet.cn/blog-70461-568395.html

上一篇:免费的东西是最贵的
下一篇:值得纪念的速度

1 钱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0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