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outcrop 管中窥豹,盲人摸象

博文

教育腐败最终会摧毁国家和民族的前途

已有 5180 次阅读 2012-5-8 19:59 |个人分类:科学网大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教育, 腐败, 国家, 前途

整理自微博 @御史在途 以及 @马山寨主 。

教育系统的腐败,学术的腐败,最终会摧毁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信心。有一次,我在极度拥挤的150路公交车上碰到长沙理工大学一名老师,他家庭困难,身患严重腰椎疾病,舍不得打的,去德雅村某杂志社联系发论文,编辑索要5000元,他认为论文质量不错,不想送,结果迟迟不发,他无奈妥协。

这两三天,约有三四十位省内外高校教师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微博私信等形式,向我反映高校职称评审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可见这是一个全国性的、制度性的腐败问题。高教领域的腐败,是一个国家精英阶层的腐败,允许这种腐败大面积滋生蔓延的国家和民族,是绝对不会有前途的。

职称评审中的严重腐败问题早已存在,大家从见不惯到习以为常了。就像一堆狗屎,虽内部不断腐朽发酵,但表层已结痂干燥,大家都不觉得恶心,这回是@马山寨主 用棍子在上面捅了一个洞,立刻变得臭不可闻了。

高校职称评审,跟高校招生一样,催生了一大产业,养肥了一批人,拉皮条的,出卖评委信息的,帮助发表论文的,代人收钱的,等等等等,从业人员不在少数。理工大某老师评职称,所有评委都搞掂了,后来有内部人士紧急通知他换评委了,他化悲痛为力量,在半天之内找到并摆平了所有新评委,能力可见一斑。

母校一老师反映,高校职称评审腐败的根源之一是新的职称制度。学校现在跟机关一样,正副教授名额受限,一名优秀教师能否晋升职称,不取决于其科研能力和教学效果,而取决于茅坑坑位什么时候腾出。教师们要么耗费两三年工资去争取指标,或选择不务正业,消极怠工。如今的高校,已经鲜有老师钻研教学了。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一青年教师刚刚给我打电话,称评副教授花三四万元是公开的秘密,这还不包括争取课题和发表论文的开支。该校一优秀教师去年申报副教授,材料十分扎实,条件远超十年前的正教授标准,因过于自信而坚决没有孝敬评委,结果在评审中名落孙山,自此不求上进,不务正业。

@马山寨主 : 今年湖南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昨天在母山基地开始。前天下午评委名单刚定,全省参评教师即获悉名单,前晚开始一年一度的疯狂送钱活动开始。今年体育专业评委刘一兵教授为方便老师们送钱,在新天宾馆开了套间并广而告之,一时门庭若市,楼层服务员只要遇到打听2408房间的,便会说:“你是要评职称吧?”


https://m.sciencenet.cn/blog-1750-568606.html

上一篇:网络放大了负面消息
下一篇:越了解,越沉默?

16 王涛 邹谋炎 李宇斌 戴德昌 贾利军 蔡志全 卫军英 曹聪 边媛媛 贾伟 曾新林 苏德辰 杨正瓴 zzjtcm neilchau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