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jo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njon

博文

无关文化——支持教育部高考答卷禁用繁体字的规定

已有 5240 次阅读 2012-5-18 17:1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教育部, 微博, 今天, 高考答卷, 汉语言文字

    教育部最近出台的《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与旧版考务规定相比,首次将“高考时,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汉文字答卷”改为“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
    这个消息今天在微博上被广泛转帖,其关注度直逼黄岩岛与被劫持的渔民。从微博上众网友对此新闻的反应看,对教育部新规定中禁用网络语言、火星文,大多数人表示理解,而禁用繁体字的条款则争议较大。有人认为考生自己甘愿付出写繁体字费时间的代价,就不应该禁止。还有人认为这是侵犯考生自由、消灭个性,甚至有很多人在跟帖中攻击49年以来推行简化字的政策。本人今天中午在微博上也和人聊起此事,感觉一些反对禁用繁体字的网友并没有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实质。在这里,抛开近年来网络上的繁简之争不论,仅仅讲一下我对这条规定的看法,我并不是学中文专业出身的,有什么错误还望各位指教。
    首先,考生写繁体字的现象一般出现在语文考试,特别是作文当中,但高考不仅是考语文,除了英文之外其他科目都要用到汉字。如果考生在语文之外的科目使用繁体字该怎么办?总不能要求判卷的数理化等专业的老师全都精通繁体字吧。如果规定只在语文考试中可以使用繁体字,不仅很可笑(双重标准),而且还会遇到其他几个问题。
    我们知道,规范简化字字数较少,且有《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作为标准,而包括繁体字、异体字在内的全部汉字数量巨大。《中华大字典》收字4万8千多。随便翻开一本《新华字典》也会发现,其中大部分是繁体字、异体字和生僻字,一般人能写对《新华字典》中的一半字就算很了不得了。近些年一些考生使用繁体字、生僻字甚至甲骨文,已经为其他考生起到了示范作用。如果任由考生使用繁体字和异体字(当然愿意这么写的仍然只是极少数),会给判卷人带来极大的麻烦。汉字浩如烟海,没有理由要求判卷的语文老师认识某些考生使用的全部繁体字和异体字(教育部的规定无法禁止考生使用并非繁体字和异体字的生僻字)。而且繁体字难认,阅卷人遇到不好认的繁体字也得查字典才能确定是不是写了错字。从这条新闻中也可以看到,遇到繁体字和生僻字较多的卷子一般直接交给古文专家处理。
    不仅如此,如果不明确规定只能用规范简化字,那么不仅意味着繁体字可用,与规范简化字差别不大的异体字也可以使用,例如这些(前为规范简化字,后为异体字):查査插揷蹰躕仿彷佛彿昏昬炯烱迥逈寇宼柳栁冒冐涅湼嫩嫰迫廹羌羗冗宂厮廝飧飱藤籐臀臋往徃污汚巡廵冤寃。许多异体字与规范简化字差别也就是多一笔少一笔的问题,比如有些字的部首“厂”异体字写作“广”。如果不明确规定使用规范简化字,那么考生写了这种异体字怎么办?判错?考生会说你没规定不能这么写;判对?那就需要判卷人在遇到此类多一笔少一笔的汉字时不能直接当写错字处理,而是先要逐个弄清楚是否存在这种写法的异体字,这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现。再有考生故意搞一些“‘回’字的四样写法”什么的,这卷子就没法判了。
    有网友说,考生考试时即使写繁体字,也不大可能有人冒着扣分的风险,故意找些生僻字刁难阅卷人,我就写常见好认的繁体字不行么?且不说这条新闻中讲到这些年的确有人这样做了。而且即使考生都写常见繁体字,还要考虑到另一个问题:繁体字和简体字不是一对一关系,许多同音繁体字在简化时被简化成了一个字。比如钟表的“鐘”和一见钟情的“鍾”在简化字里都写作“钟”(简化字“锺”前几年又恢复使用了,但极少有人用),你如果考试中用繁体字写"一见鐘情"就得算错,如果允许使用繁体字,等于让判卷人凭空多了一项甄别考生使用的繁体字是不是别字的工作。由于汉字中此类情况很多(例如很多网友推崇的台湾正体字的“台”字,就有“台颱臺檯”四种写法对应四种不同的意思),这同样在实际操作中是难以实现的。
    本人算是读历史的,没事也喜欢写几个繁体字卖弄一下。但高考是一项事关全中国高中生的标准化考试。自然首先要满足标准化的要求。喜欢写繁体字的考生平时写写即可,但没有理由让教育部在高考中照顾这极少数考生而妨碍了考试本身的可操作性。一些网友出于对繁体字的偏爱而反对教育部的新规定,甚至在评论中上纲上线,则大可不必。


https://m.sciencenet.cn/blog-647503-572462.html

上一篇:发一个马丁·加德纳聚会上的puzzle
下一篇:小乂之怒

1 陈沐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