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chao66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chao666

博文

论“中国大学生最缺少的才能及学校的作用”

已有 3620 次阅读 2012-5-20 23:0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大学生, 中国, 学校, 盖茨, 比尔

论“中国大学生最缺少的才能及学校的作用”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519日在美国旧金山表示,灵活的创造力是中国大学生最缺少的才能,中国的大学没能够为学生提供这种帮助

 

         吴校长讲了两件事,一是谈论了“中国大学生最缺少的才能”,二是说明“中国的大学没能够为学生提供这种帮助”。同时,吴校长给出的例子是“美国最成功的IT人士,比如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大学没毕业就创业,显然他们的成功与大学的多元化相关。”

       

           这多多少少有点让人困惑,“灵活的创造力是中国大学生最缺少的才能”,“创造力”前面加了一个“灵活的”修饰语,这究竟是说“其他的创造力”不缺少还是说“其他的创造力”不重要呢?

 

        姑且认为“灵活的创造力是中国大学生最缺少的才能”吧,那么其原因是什么呢?吴校长没有讲,究竟是不敢讲或不愿讲还是不清楚呢?这个真的不知道。

           不过吴校长谈论了大学的作用,“中国的大学没能够为学生提供这种帮助”。

           真奇怪!

           学生创造力来自大学的培养么?如果是,那么学校的责任显然不是提供某种帮助。如果不是,那么学校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需要自责的。

           如果吴校长讲话的目标是改变“灵活的创造力是中国大学生最缺少的才能”这一现实,那么入手点显然不是大学,中学,小学,甚至不是学前班,整个社会都应该反思——为什么没有创造力,为什么天天讲创新,却鲜有让大家赞同的创新,相反,“三聚氰胺”,“地沟油”,“皮鞋胶囊”式的创新却层出不穷。

            好像结论有点呼之欲出,在挣钱上的创新我们从来也不缺少,真正缺少的是不需要创新力的良心。或者说,没有经济刺激的创新大家才没有动力去做。

           如果这样的话,看来确实需要“提供某种帮助”。

     吴校长说,“蔡元培校长老早就提出‘兼容并包’”。

            好,精辟!

           我想吴校长并不是要为学校开脱的,而是确确实实想解决问题的。

   

     可以说,吴校长用此一句话概括了所有的问题——如果学校一直是贯彻蔡元培校长的精神(当然了,这样做本身又不是符合蔡校长的精神的,似乎这是个悖论),那么一切问题早就没有了。

 

            这就是说,即使中国学生缺少灵活的创造力,只要学校有一种能容乃大的精神,傻子也能培养成适合自己本性的社会人——如此,足矣!

 

      最后再谈一下“比尔.盖茨”,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们大家不关注他的资本帝国,不关心他每秒赚了多少$,而是多想想他今天的慈善事业,那么,这个社会会不会更好呢。



https://m.sciencenet.cn/blog-618605-573184.html

上一篇:关于 P=NP 的一个注记
下一篇:5月24日农历4月初4星期4下午4点14分(新闻1+1+……)

1 刘进平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4: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