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唐山地震是否76年余震存争议:再现5级以上的地震判断就要调整

已有 3988 次阅读 2012-5-29 11:0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唐山地震, 周期规律

唐山地震是否76年余震存争议:再现5级以上的地震判断就要调整
                     杨学祥
    对于此次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余震的说法,实际上专家间也有争论。地震台网中心研
究员孙士鋐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余震”说法在社会上存有一定疑义,专家之间
也有观点争议,他认为虽然地震的孕育过程很长,但地震的释放时间相对来说是短暂的,每次
地震后确实可能会发生余震,但此次地震与那次大地震已相距36年,这么长时间后发生的地震
不宜再称为余震。孙士鋐分析认为,当前北京唐山地震活动水平处于比较正常的状态。但随着
信息量的增多,判断也可能做出调整,如果此地区再出现5级以上的地震,那未来的判断就要
调整。
    我的结论:
    1. 5.5级以上地震,该地区平均四元周期约为30年11月27日,即1976.9.20年发生地震,
与实际很接近。按照这个周期,从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算起,2007年已进入危险期。
    2. 在厄尔尼诺事件的当年和次年发生的可能性大。
    3. 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开始和结束年附近,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4. 8级以上地震的周期为300年,近期不会发生;但不能排除5.5级以上中强震的发生。
    5. 如果在2007年以后唐山地震有增强趋势,中强震的发生就不能忽视。今后必须密切监
测,一旦有异常存在,必须早做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6105.html

相关新闻:
作者:韩娜 来源:北京晨报 发布时间:2012-5-29 8:30:07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唐山4.8级地震是否七六年余震存争议
 

“地震了!”昨天(5月28日)上午10点多,这条消息可能是北京市民议论最多的话题,“我
家的柜子晃动了”,不少市民感到了突如其来的震动。几分钟后,消息得到地震局确认,4.8
级,但不是发生在北京,而是在河北唐山市辖区和滦县的交界,震源深度8公里。
 
北京各区县部分居民有震感
 
“我们家柜子里装的书本一直在颤悠,我开始还怀疑呢,家附近没有地铁呀!”家住望京地区
的吴女士昨天上午第一次体会到了地震来袭的感觉,“似乎还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有点像雷
声,但没有那么明显,很沉闷”。好在时间并不长,但吴女士心里还是有些害怕,“之后在海
淀区上班的丈夫也打来电话说有地震。”
 
记者昨天从北京市地震局了解到,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昨日10时22分在河北省唐山市辖区、
滦县交界(北纬39.7度、东经118.5度)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本市海淀、朝阳各区
县部分居民都有震感。
 
“上午10点多我们这里很多人发现桌椅摇晃”,“我在北京,亲身感受了那突如其来的几秒钟
,真得很强烈”,昨天一整天,有关地震的消息都成为了网友们热议的话题。
 
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报告
 
据了解,此次地震震中距离唐山市约25公里,距秦皇岛市约100公里,距天津市约130公里,距
北京市约175公里。河北省唐山市各区、县震感强烈,承德、秦皇岛、廊坊、北京、天津等地
区震感明显,辽宁省葫芦岛、盘锦、锦州部分地区也有震感报告。
 
据新华社报道,地震发生时,唐山市民王先生正带着孩子在当地社区卫生站二楼打防疫针,他
说:“我忽然感觉地在晃。因为唐山过去发生过几次小地震,但这次时间比较长,感觉比较强
烈。”随后,记者询问几位住在高层的唐山市民,他们说震感比较明显。
 
天津市也有不少市民在感到明显震感后跑出户外躲避。目前,除唐山市没有接到人员伤亡报告
外,其他地区也尚无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的报告,距离震中约10公里的陡河水库有震感无破坏

 
-专家解析
 
首都圈3月内应无5级以上地震
 
据中国广播网报道,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研究员刘杰判断,此次地震系唐山1976年
大地震的余震,并非新发地震。刘杰说,余震持续年限与大地震发生前积累能量的时间密切相
关,引发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能量至少积累了上千年,所以缓慢释放能量的余震会持续上百年
,而未来几十年内唐山还会发生4级左右的地震。
 
对于网友更为关注的首都圈,刘杰说,目前首都圈小震不断,但没有明确迹象表明近3个月内
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
 
该不该叫唐山大地震“余震”?
 
对于此次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余震的说法,实际上专家间也有争论。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
孙士鋐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余震”说法在社会上存有一定疑义,专家之间也有
观点争议,他认为虽然地震的孕育过程很长,但地震的释放时间相对来说是短暂的,每次地震
后确实可能会发生余震,但此次地震与那次大地震已相距36年,这么长时间后发生的地震不宜
再称为余震。
 
唐山地区每年小震已成常态
 
孙士鋐分析说,唐山地区是个地震多发地区,从1976年以来地震活动从未中断,每年都会发生
、3至4级地震,已经成为常态。
 
他还分析认为,当前北京唐山地震活动水平处于比较正常的状态。但随着信息量的增多,判断
也可能做出调整,如果此地区再出现5级以上的地震,那未来的判断就要调整。
 
高楼自振与地震叠加造成震感较强
 
为何4.8级地震会让人有如此明显的震感?孙士鋐解释说,4.8级地震和5级地震所造成的震感
基本相同。以前唐山发生的几次5级地震,北京居民的震感和此次大体相当。另外,这几年城
市的高层建筑逐渐增多,而高层建筑本身就具有自振频率,比如高塔上面的避雷针几乎每天都
会震动,而这种自振频率和一定距离外的地震会产生叠加效应,加上震源较浅,因此部分地区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576115.html

上一篇:唐山地区近期会有中强震发生吗?
下一篇:意大利东北部地震已造成15人死亡:关注5月潮汐组合

6 杨正瓴 钟炳 毛克彪 苏德辰 张骥 王桂颖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