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白炽灯”的回忆及其他

已有 2934 次阅读 2012-7-4 06:12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白炽灯

“白炽灯”的回忆及其他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02/2012 20:19:45

与微微的交往也是很久了。记得有一次说“白炽灯”的发音问题 ,他发不对,计算机字库就反映不出来,告诉他这个字发音“白痴”,算是做了一次“一字师”。从那之后,微微对镜某就比较“客气”了。

那个时候LED照明还没有象今天这样流行,镜某也没有太看好用LED照明的产业,认为不大可能驱逐其他的高效率发光灯。有人咨询LED照明时镜某给的是负面的意见。告诉他要做就做“佛龛”产业,利润可以很大,但是不是靠规模。

但是,随着人们对碳排放问题和水银污染问题的重视,高成本的LED照明有可能要成大事儿。这一点,显然镜某是不够“战略”的。如果镜某在某个LED厂家有股份,当然意见就会不一样了,就要多说一些LED的好处了。

LED虽然贵,但是费用比起买新房子来还是很便宜的。如果灯具与LED能配合起来,新的住宅都用LED照明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样做了的话,镜某就会怀疑这种制度背后是否有什么“黑手”在操作。

白炽灯的灯丝总是会断的。断后搭起来还可以再用一会儿。为什么灯丝会断?老一代的科普书上多是会说出蒸发、变细、电阻升高灯丝温度达到或超过钨丝的熔点,致使灯丝被熔化。更有甚者,敢问为什么开灯时最易烧坏灯丝?这类市井的见解几乎没有人去订正,除了镜某这样的吃饱了撑的“闲人”。

金属的破坏人们多以为是因为熔化,其实不然。热应力的破坏极限会出现在远低于融点的温度段。因此,钢结构的建筑更担心火灾。911的大楼就是因为钢的强度在不很高的温度下就要变弱。这个温度记得不很清楚了,大约不到两百度。因此,木头的房子反而比钢材的要结识。因为木头在两百度时强度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是人们,尤其是妇女们,仍然相信钢结构。在灯丝的热应力破坏这一点上,微微同学与镜某的认识是一致的。

时隔多年,科网上有个博主说打不出来“火只”。镜某告诉她,白炽灯发音baichideng。
因为baichi发音与白痴、白吃相同,胶东一些地域称傻子为“灯”。不知胶东出身的人能否帮助证实一下。家母当年总是用灯来形容痴。比如说:学了半天,还是个

说到灯,有个“不是一盏省油的灯”的说法。不知为什么,镜某的感觉是用于女性。朋友圈儿里简化了这个说法,一般称为“不省油”。“较比不省油”是说女孩儿不大好相处。当然圈儿里也有女孩儿,但是南方人,对北方的方言不大敏感。直接称自己“不省油”。朋友们当然要急忙订正了,虽然那女孩儿的确是有些“不省油”。《汉语大词典》里这样说省油灯【词语】:省油灯【注音】:shěng/xǐng yóu dēng【释义】:1.古时一种节油的灯盏。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宋文安公集中,有《省油灯盏》诗,今汉嘉有之,盖夹灯盏也。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后以比喻和善易处或胆小怕事的人。

如此看来《汉语大词典》还很不错。

国骂“他妈的”也是北方的说法吧。一般是与你连用,成为你“他妈的”。第三人称的用法也有,是丫“他妈的”。的确,这个“他妈的”是个调整发音的短句,但一般很少与第一人称连用。朋友中有个南方人,学北方人的“他妈的”用法,但是,没有用好,总是我“他妈的”。很是搞笑。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您可以做个调查,问盖房子可以选择木质和钢质的话,令夫人选择哪种?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02/2012 21:03:09

“现在的LED早就到了普及价了”。一般人家里有多少盏灯呢?讲究些的,一个屋子里有十盏,5间屋里就是50盏。一个按20美刀算,1千刀,如果都换的话。所谓普及,镜某认为这就是“普及”的概念了。一个家庭,肯不肯花1千刀去更换灯泡?大约不可能。而花同样、甚至更贵的价钱去换个电视,倒也很有可能。

LED要到日光灯的价钱,或者说比日光灯贵些、但相对长寿的话,镜某就以为不算贵了。今天随便买个液晶彩电送人,不能算是贵重礼物吧?再早些年,价格大约是今天的十倍。那就叫贵了。而今天,20吋的30吋的彩电,与当年传统的彩电是一个价位了。这才叫普及了呢。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有个概念叫“饱和”。对人的感觉而言, 寿命6000小时与4万相差不是很大。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02/2012 21:27:14

关键是5w的LED多少钱?如果是25块,可以考虑。如果是60块钱,那就不 考虑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588704.html

上一篇:米拉围脖:男学长de三不政策
下一篇:挺太簇、说资格。

4 陈安 吕喆 鲍得海 王春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