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把人当作人来培养

已有 2941 次阅读 2012-7-4 17:3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工业化, 培养模式

在工业化过程中,产品是企业生产的直接成果。企业虽然要获得最终的利润,但是在企业内部,主要的任务都是围绕产品生产来进行的。没有合乎质量标准、且有一定数量规模的产品,企业就无法将这些产品转化为价值,那么企业也无法得到最终的利润。企业的各个部门,如生产、供应、销售、财务、技术、质量管理、检验、人事、劳动、安保等,也都是为了产品生产服务的。企业能拿出高质量的,且性能不断改进的产品,企业才会得到较高的声望,企业也才能存活与发展下去。
在工业化过程中的高等学校,从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生产自己产品的企业。这种企业的产品就是毕业生。高校的各个部门,如招生部门就类似于企业的供应部门,教务部门就相当于企业的生产调度部门、毕业分配的部门就相当于企业的销售部门。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高校就很像是一个企业。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这种思路也无可厚非。因为高校所提供的人才,必须是工业化进程中配套需要的。如果不能提供这种与配套适合的毕业生,那么高校存在的价值就是有疑问的了。高等学校的这种设计思路,无论是在工业化高潮时期的欧洲,还是在实施工业化进程的苏联,抑或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的中国,基本情况都大致如此。当年爱因斯坦还毕业于苏黎世理工学院,还曾经在苏黎世工业大学任教呢。
到了20世纪下半叶,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告一段落,综合性大学的数量开始增加了。人文学科的设置与招生人数与都开始增加。人才培养的需求将是多方面的。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mso-font-kerning:1.0pt;} 对人才培养的工业化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当然,工业化模式并没有完全取消,只是新的培养模式开始出现。这种新的培养模式,你可以说它是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也好,说它是后现代主义时代的产物也好,至少它呈现出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大学里不都是为某一实用性极强的专业服务的了,有些专业已经允许与当下的实用性领域不发生直接的关系了,虽然这样的专业还很少。
即使如此,工业化模式的痕迹依然还很重。当今世界上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新领域,在高等学校中就立刻反映出来,就是立刻设置新专业。尽管这带有市场化和信息化的色彩,但是毕竟还是工业化模式的产物。因为毕竟在一个全球范围内工业化不均衡的时代,社会还不能承受完全按个人兴趣来开拓学习领域的奢侈。
在中国,这种工业化的模式依然色彩浓重。前些年,大量新的专业在各个高校纷纷开设,什么时髦开什么,弄得中学老师、家长和学生五迷三道。谁也不知道这些专业到底能干什么,到底有多大的实用性。谁也不知道这些专业到底能够走多远。一切都是试着步地来。然而,在这种企业生产式的培养模式里,我们的学生究竟会被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实在是一件稀里糊涂的事情。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人就是人,人是丰富多彩的,靠一种单一的培养模式来培养一代新人,这其中多少会存在一些一些问题。人的多样性,却被压抑在生产同一个产品式的培养模式里,硬要把不同的人培养成单一类的人,这似乎也有悖天理。当然,现在我们还做不到完全按人本身的特性来塑造出有着不同色彩的人才,但是我们是不是至少应该允许学生们有自主发挥和自主决定的空间?
人与产品相比,仍然是有着根本不同的。产品生产出来,只能发挥单一同类的功能,产品自身也没有什么能动性,自动去适应社会的不同需要。人就不一样了。按照同一个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大约有60%以上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在大学里学习的专业没有什么关系。人有其适应性,更有其能动性,在大学里所学到的学习方法,能让毕业生们较快地适应与原来所学专业没有什么关系的新的职场工作。所以西方的大学越来越走向基础教育加通识教育的路子。反正你将来做什么工作,都还要从头学习,从头培训,在大学里就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去学那些有着具体细节的专业知识。所以在大学里,学到那些基础的东西,再多掌握一些与人交往的经验,再加上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技能,基本就能支应毕业后的就业饭碗了。不过,现在西方国家就业形势也很严峻,再怎么折腾,失业率也不太容易降下来。这与产业结构有关,与培养模式也有关。
中国的高等学校目前好像还没能这么潇洒。我们的一些产业领域也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而且随着创新产业的需要,新兴专业里的人才也存在大量的缺口。但是,我们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培养道路,这似乎也还是一个很紧迫地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过,我们的高等学校应该特别清楚这样一点:我们既需要培养社会不同领域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而我们更需要的是一批有着健康身心的一代新人。这种新人的培养不是仅靠专业知识的培养就能得到的。这种新人需要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最简单地说,就要把人当作人来培养,不是把人当作物来培养。借用诺伯特·维纳的话说,要把人当作人来使用。他的话外音是,不能把人当作机器来使用。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8176-588893.html

上一篇:说说西方经济学
下一篇:抵制Elsevier——“学术之春”?

2 冯大诚 张玉秀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4: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