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7篇Nature及子刊为何抵不过一个博士学位? 精选

已有 68329 次阅读 2012-7-26 16:2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7Nature及子刊为何抵不过一个博士学位?

喻海良,2012/7/26

          傅瑾,一个从来没有听过的名字,突然之间成了浪尖上的人。原因大家都知道了。在这种背景下,本人也很八卦,特意去baidu看了她的个人简历。除掉她那些不一定正确的简历,里面有一项还是非常吸引人的。

          她在Nature, Nature Medicine Nature系列子刊物上发表7篇,以第1作者在Nature发表1篇,第2作者在Nature系列刊物上发表为4篇。

          个人感觉,就这个记录的话,即使是现在的研究热点领域,生命科学,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也因此,个人感觉,她的水平应该还是可以获得一个博士学位的。就这样一个情况,我就又想一个老问题,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文凭重要?

          世人都会回答能力比文凭重要。文凭只是一个人事业的敲门砖,进去了,就一点意义都没有了。特别是在企业里面工作的朋友,肯定有亲身经历。我的一个非常好的朋友是长沙理工大学毕业的本科生。这个学校相对于那些名牌大学应该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了。由于其大学期间表现很好,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大量的散文,同时,社交能力比较强等优点,进了某机关。而然,和他一起进去的,包括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大帮子本科、硕士之类的。过了几年,他们这些昔日的资优生全是他的部下。在我们卧龙岗大学的这些教师队伍的学历中,“东北大学”应该属于比较差的了。的确,就我们学院,牛津、帝国理工等地方毕业的人也大有人在。但是,整个卧龙岗大学最有名得教授,就是我们东北大学的校友,他的组现在是澳洲排第一。

          因而,博士学历,这东西有用,说明曾经受过专门的训练,知道做科研的套路。但是,有了博士学历,并不代表就是能力很强。不要说中国的某些博士很水,即使真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也肯定有水的博士。这些,我估摸着那些在国外呆了一定时间的人肯定会很有感受。至于没有博士学位,就水平不行,也不见得。我们现在的那些院士们,里面就有一大帮是本科、硕士毕业。他们没有博士学位,照样做出大成绩。

         说道这里,还想起以前见到过的一个应聘的学生。“本科”是南开大学毕业的,然后,在法国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我们的某领导见他简历后,很是高兴。一边给他办理人事关系,一边让他在实验室里面工作。在前期的两个月工作中,表现很好,多次受到表扬。然而,两个月后,学校人事处突然打电话过来,说这个人不能录用。原因是,他并非是正常的高中生。他是初中毕业后,考了中专,然后在中专的基础上,又考的本科,当然也是全日制的本科。当然,他后来也被辞退了。现在想想,他那年的中专录取线应该是高于高中录取线吧?

         人才招聘过程中,在没有办法看出其能力的前提下,看他的学历,是很有必要的。有了学历,至少可以肯定他受过专业的训练。但是,在能力突出的情况下,学历还真的那么重要吗?试问,能够发表7Nature及其子刊,难道真的不如一个博士学位?

          当然,她错就错在不应该撒谎!



关注年轻科研人员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7889-596097.html

上一篇:湖南教育厅,你生病了吗?
下一篇:我理想的“鹿鸣大学”——答孙国涛博主

91 胡业生 吕喆 孙长庆 韦玉程 任胜利 葛兆斌 李永丹 迟菲 潘学峰 张波 盖敏强 蒋兴鹏 赵美娣 董正亚 翟远征 高建国 孟凡 龙涛 郑永军 陆君安 彭真明 蔡庆华 赵甫荣 孔晓飞 于锋 吕洪波 毛克彪 徐耀 徐索文 孙立杰 李柱 肖陆江 马建敏 马印臣 占礼葵 王曙明 孙大柠 胡瑞祥 刘淼 冷成彪 史川兴 朱秀榕 鲍丙豪 孙庆丰 曲津华 李贵发 谢志强 陈龙珠 刘瑞亭 李大斌 刘晓松 虞功亮 余世锋 李璐 宁佳 赵明辉 范丁丁 隋立明 王涛 卫军英 蔡津津 陈小斌 梁爽 张骥 赵凤光 刘海猛 杨立泉 官觊文 曹裕波 张国庆 熊祎 运贠可力 花鑫升 郁志勇 孟维琦 JBWang88 dulizhi95 ltyls xidiannxu liuzhan001st zhanghuatian xgs songbh05 xqhuang mntlh Eleanor127 zhucele yunmu fzhd1979 hehuihh vangu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9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