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伦敦-北京奥运开幕式比较

已有 8596 次阅读 2012-7-28 16:41 |个人分类:社会评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北京, 伦敦, 开幕式, 平常心

吕乃基

我想,但凡看了伦敦奥运开幕式和4年前北京奥运开幕式的人,也不论是在现场还是电视或录像,都会情不自禁地将二者做一比较。博主未能免俗,就此比较一番。

 

伦敦:平民化、亲切、随意和生活化。

平民化,其典型就是点火的7个无名青少年。

随意。因为没有整齐划一的动作要求,参加者随意走来,随意走去。

亲切,因为平民和随意,所以亲切。

生活化,像这样的开幕式,生活中的你我他,甚至场边的观众,都可以参与,直接步入场内,无须长时间精心排练,与演员融为一体。

 

北京:精英化、严肃、刻意和意识形态化。

精英化,同样可以从百里挑一的点火者李宁得到说明。

刻意,每一个动作精益求精,尤其是“铅字”那一幕。某一个演员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动作,需丝毫不差。

严肃,这是肯定的。“这是一次严肃的政治任务”,相信4年前参加开幕式的人员都接受过这样的指令。

意识形态化。这一切,是要向世人传递一个信息。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不过且慢。

难道伦敦没有精英?看看贝克汉姆。没有刻意?难道伦敦开幕式未经排练?不够严肃?演员们吊儿郎当?以及没有传递什么意识形态?——主题是,激励一代人。难道不是意识形态?只是他们的精英与平民、刻意与随意、严肃与亲切,彼此间没有(多少)距离。尤其是意识形态与平民化:意识形态渗透到平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而日常生活就是其意识形态的体现。再说,伦敦举办奥运已是第三次。第三次,不过如此!2008年来北京接旗的英国“体委”官员就说过,好在我们不需要(透过奥运)说明什么。话中有话,味道异样。

反之,也可以在北京开幕式上找到平民、随意、亲切和日常生活的印记。不过,平心而论,整体而言,伦敦开幕式和北京开幕式,二者的差异不言而喻。

北京开幕式,是这样的大气,这样的美轮美奂,如此精心打造的视觉盛宴,是因为它需承载5千年文明的积淀,压抑了近两百年的屈辱与愤懑,30年的扬眉吐气。所吐出的大概不仅是“气”,也或隐含着些许的“槽”。因为这是第一次,于是这一切的一切,要在数小时内浓缩到鸟巢,即使包括其有限的上空。浓缩到这样狭小的时空。张艺谋,还有更高的决策者,一定感到空间太小,时间太短,多少内容,不得不忍痛割爱。在这样的浓缩、抽象和拔高之时,难免“精英、刻意、严肃和意识形态化”。

在不必如此浓缩、抽象和拔高的伦敦,自然也就“平民、随意、亲切和生活化”了。三个字可以概括伦敦开幕式:平常心。

两场开幕式,无所谓高下优劣,特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所使然。

且看下一次奥运,中国必将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一颗平常之心。



我看奥运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0844-596780.html

上一篇:假的善pk真的恶
下一篇:啼笑皆非的“和平鸽”——二评中科院《机遇》

26 戎可 许培扬 蔣勁松 李土荣 赵美娣 彭振华 翟远征 高建国 张玉秀 朱晓刚 葛肖虹 戴德昌 武夷山 吴云鹏 周永胜 张天翼 周华 李泳 韩健 周可真 何宏 李杨 者仁王 anonymity htli wolfgang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