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erahertz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liuguifeng29@163.com

博文

情报学领域2011年长江学者--苏新宁

已有 8631 次阅读 2012-8-2 19:44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情报学, 图书馆, 教授, 教育部, 南京大学

     2012年7月31日,教育部公示了2011年“长江学者”教授名单,南京大学苏新宁教授赫然在列。
 
附苏新宁教授的情况简介:
 
基本信息
      苏新宁,男,1955127生于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学科带头人,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情报学学科带头人,南京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南京大学信息技术开发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博士后流动站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中国图书馆学会标引与编目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第六届情报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十五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情报学报》、《情报科学》、《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等10余种学术期刊的编委。
  
研究方向
    信息智能处理与检索;信息分析与科学评价
 
科研成果
    创建了我国第一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被SCI/SSCIEIISTP收录7篇,国内一流期刊收录40余篇;独立或合作出版著作19部;主持或主要参与科研项目29项,其中国家、省部级项目13项。  
 
基本信息、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 转引自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网站
 
出版著作19
        1.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4
  2.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与政府决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7
  3.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8
  4.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
  5.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3
  6.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0
  7. 《信息检索理论与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9
  8.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2001)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6
  9. 《组织的知识管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3
  10. 《电子政务理论》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8
  11. 《数据挖掘理论与技术》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5
  12.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2000)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13. 《电子政务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1
  14.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4
  15.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1998)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4
  16. 《信息传播技术》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4(1/2)
  17. 《计算机实用技术与技巧》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12(1/1)
  18. 《信息传播原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5
  19. 《档案管理自动化基础》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5
       20.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12(新增)
 
 
 发表论文(134篇)
 
       1.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ommunication structures of Chinese journals in the social scienc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1(7):1360–1376(SCI)
  2. 基于本体的CSSCI学术资源网络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情报学报》2010(2) P331-341
  3. “Chines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es:An Analysis of Reference in CSSCI”,Nanda Review,2009.12:P85-99
  4. “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Chinese Journal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09:2(3)P8-27
  5. 客观全面评价期刊,促进学术繁荣发展《情报资料工作》2009(4)P25
  6. 以显性方式评价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7.30(第10版)
  7.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被引概况分析——基于CSSCI数据库《东岳论丛》2009(7)P5-13
  8. CSSCI本体概念模型的构建与描述《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3)P43-51
  9.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a document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09(3) P432-438
  10. 《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系列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教育研究》2009(4)P98-107
  11. 基于关键词和摘要相关度的文献聚类研究《情报学报》2009(2) P220-224
  12. 基于CRFs的角色标注人名识别模型在网络舆情分析中的应用《情报学报》2009(1)P88-96
  13. 利用H指数评价学术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5)P63
  14. 略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政府决策《电子政务》2009(2-3)P41-50
  15. 面向语义网的本体学习技术和系统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1)P64-72
  16. 入选CSSCI来源期刊应关注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10.16(第6版)
  17.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自动标引模型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5)P89-94
  18. 科学评价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质量,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6
  19.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载文及引用特征的学术影响力分析《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4)P95-102
  20. 基于模式匹配的中文通用本体概念抽取模型《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2)P31-
  21. 从CSSCI看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8(2)P231-237
  22. 基于CSSCI的中国大陆图书馆学研究分析《新世纪图书馆》2008(1)P9-13
  23. The academic impact of Chines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slib Proceedings: New Information Perspectives》2008,60(1)P55-74(EI)
  24.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东岳论丛》2008(1)P35-42
  25.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2000-2004) — 基于CSSCI的分析《情报学报》2007(3)P373-383
  26. 网格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模型研究《情报学报》2007(2)P280-284
  27. “Document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Sample Weighting”,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KSEM’2007). 2007
  28. 政府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管理总体模型与实证分析《情报学报》2007(1)P116-124
  29. 政府信息资源元数据描述框架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1)P15-
  30. 面向信息检索的排除词识别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2)P44-48
  31. 面向信息检索的词汇知识发现《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1) P10-14
  32. 基于元数据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组织模式《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1)P 116-121
  33. Query Similarity Computing Based on System Similarity Measurement,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omputer Processing of Oriental Languages (ICCPOL06),Singapore,LNAI 4285,pp 42-50,2006. (SCI)
  34. Kong Min, Su Xinning,E-government Application Framework (EGAF). the 20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e-Commerce and e-Government. NOVA press,2006 pp. 123-133 (ISTP)
  35. 基于知识空间的智能信息检索模型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12)P29-33
  36. 中国民族研究影响力评价(2002-2004)——民族研究概况与期刊被引分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Vol,34(5)
  37. 基于CSSCI的中国文学研究主题词分析(2000—2004)《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6)P113-120
  38. 基于PKI/PMI的Web应用安全解决方案《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vol.42(6)P1-3,6
  39.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图书馆论坛》2006(12)P59-65,182
  40. 数字图书馆门户的设计和构建《情报学报》2006(5)P546-552
  41. 面向政府决策的知识挖掘《情报杂志》2006(9)P45-47
  42. 语义网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整合模式《情报科学》2006(9)P1335-1338
  43. 基于多语境的相关词自动提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9)P23-28
  44. 我国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术影响力研究报告(2000-2004)——基于CSSCI的分析《情报学报》2006(2)P131-153
  45. 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4)P
  46. 电子政务动态信息采集模型的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P73-76
  47. 面向电子政务知识支持的数据和信息应用框架《情报科学》2006(6)P810-813,828
  48. 组织知识变革管理《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2)P96-99
  49. 哲学研究现状分析——基于CSSCI的分析《情报科学》,2006(1)
  50. 基于ISAPI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短信平台服务《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1)P55-58
  51.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务信息资源研究《情报学报》,2006(1)P99-108
  52.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新进展《图书情报知识》,2005(2)P110-111
  53. 从CSSCI看大学出版社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3)P70-73
  54. 构建基于生命周期方法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模型《情报学报》,2005(2)P136-141
  55. 知识管理系统下的智力协同框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4)P20-27
  56. 决策过程的知识价值链《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2)P25-29
  57. 我国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学科的机构被引分析《情报科学》,2005(11)P1734-1740
  58. 数字化校园中应用集成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11)P61-67
  59. 信息资源整合的建模与实现方法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10)P60-63
  60. 数字化校园中Web服务安全框架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10)P43-50
  61. 论信息资源整合《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9)P54-61
  62. 高校数字资源整合平台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9)P62-69
  63. 高校数字化校园应用软件构建平台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8)P48-53
  64. 数字视频信息的索引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7)P46-50
  65. 数字化校园一卡通平台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7)P54-59
  66. 高校共享数据中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6)
  67. 高校统一门户的设计与实现《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5)P57-63
  68. 数字化校园认证系统的设计《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4)P51-57
  69. 数字化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分析《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3)P50-56
  70. 新一代高效数字化校园建设《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1)P48-55
  71. 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现状分析与评价《中国体育科技》.2005(1)
  72.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环境中的电子协作支持模式《情报科学》,2004(6)P84-88
  73. 数字视频信息的元数据研究《情报学报》2004(5)P605-610
  74. 近5年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之影响《情报学报》2004(5)P515-523
  75. 经济学研究现状:基于CSSCI的评析《经济学家》2004(4)
  76. 视频信息索引技术研究进展《情报学报》2004(4)P410-416
  77.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生态环境《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P18-21
  78. 各种“场”及其在知识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情报学报》2004(2)
  79.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实证研究《情报科学》2004(2)P133-137
  80. 关联规则兴趣度的度量《情报学报》2003(4)P419-424
  81. 企业知识发现中的个性化Web推荐服务研究《情报学报》2003(3)P247-353
  82. 试论企业知识资源的组织《情报学报》2003(2)P211-216
  83.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在科研及管理中的作用《图书情报工作》2003(4)P51-54
  84. 企业知识管理研究与实践的进展《图书情报知识》2003(1)
  85. 知识管理系统下的知识仓库研究——概念与模型.《情报学报》2002,21(5)P542-546
  86. 基于数据仓库的引文分析系统研究《情报学报》2002(3)P290-294
  87. 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看《经济研究》的学术影响《经济研究资料》2002(7)P27-32
  88.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研制及其功能《图书馆杂志》2002(3)P18-20
  89. The Application of Hypertext Retrieval in Fulltext Retrieval System. JCIS 2002 6th Joint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s, NC, USA. March 8-14,2002(ISTP收录)
  90. 电子商务中物流解决方案探索《情报科学》2002(1)P81-83
  91. 从CSSCI看2000年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之最《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2(2)P5-8
  92. Developing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2001.11v.25(6) SCI和SSCI收录期刊
  93. Web环境下全文检索系统开发平台的设计《情报科学》2002(4)P402-404
  94. 利用CSSCI对我国高等院校人文社科科学研究状况的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4)
  95. 精思求新 注重实用《江苏公安专科学报》2001(2)
  96. 引文索引数据质量控制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
  97. 超文本技术在全文检索系统中的应用《情报学报》2000(6)
  98.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设计《情报学报》2000(4)
  99. 音像资料的MARC格式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3)
  100. 文献自动标引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0(1)
  101. 搜索引擎综述《计算机应用系统》1999(4)
  102. 计算机自动编制文摘《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7(6)
  103. 计算机辅助档案案卷题名研究《情报学报》1997(1)
  104. 汉语词切分标引算法的改进《情报学报》1996(6)
  105. 语文献检索后组式标引研究(论文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6
  106. 多媒体技术《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1)
  107. 科技档案的计算机立卷《档案与建设》1995(5)
  108. 档案主题标引实用算法《情报学报》1995(6)
  109. 计算机辅助立卷研究《档案学研究》1995(3)
  110. 档案自动分类算法研究《情报学报》1995(3)
  111. 档案检索自动化技术探讨,《档案与建设》1995.5
  112. 汉语文献信息自动标引新算法,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0
  113. 档案管理自动化研究与发展方向《档案与建设》1994.9
  114. 汉语文献自动标引综析《情报学报》1993.8
  115. 汉语文献检索词自动标引研究《情报学报》1993.4
  116. dBASE~CDS/ISIS间的数据转换技术《情报科学技术》1993.4
  117. 条型码知识与发展《情报科学技术》1993.4
  118. 定题情报检索实用算法《情报学报》1992.2
  119. 论我国机读版工具书发展前景《图书情报工作》1991.12
  120. 中文标题关键词检索实用算法《中文信息》1991.12
  121. 江苏省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回顾与展望《江苏图书馆学报》1991.4
  122. 用dBASE-3实现西文标题关键词的布尔逻辑检索算法《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1.1
  123. 连续出版物系统的发展趋势,《期刊管理与研究论文集》出版社,1991.1
  124. A.T.Balema大学图书馆的报纸标引《期刊管理与研究》1991.5
  125.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事业的思考,第二届中国图书馆自动化研讨会,1990.10
  126. 电子技术与连续出版物,《期刊管理与研究》1990.5
  127. 用dBASE-3实现中文标题的检索算法《新浪潮》1990.5
  128. 论中文标题的单字标引与位置检索《南京大学学报——自科版》1990.4
  129. 利用dBASE实现中文标题的后方一致与任意一致检索《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89.12
  130. 计算机连续出版物管理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情报学报》1989.6
  131. 中文单字标引算法的改进设想《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89.3
  132. 一个实用的微机西文期刊管理系统《情报科学技术》1988.10
  133. 计算机西文期刊管理系统之我见《情报科学技术》1987.12
  134. 略论菊池敏典算法《情报学报》1983.8
 
出版著作19)和 发表论文(134篇)转引自 百度百科
 
近两年发表论文:
 
[1]王昊,邓三鸿,苏新宁,. 基于字序列标注的中文关键词抽取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12).
[2]魏建香,孙越泓,苏新宁,. 学科交叉知识挖掘模型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4).
[3]张莉,苏新宁,王东波,. 通用领域中文评论的意见挖掘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4).
[4]邓三鸿,王昊,秦嘉杭,苏新宁,. 基于字角色标注的中文书目关键词标引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2).
[5]沈思,韩普,苏新宁,. 基于ITIL模型的动态信任管理研究[J]. 计算机科学,2012,(5).
[6]苏新宁,. 期刊评价的困境与思考[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7]王昊,苏新宁,. 基于CSSCI本体的学科关联分析[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10).
[8]谢靖,江岚,王东波,苏新宁,. 基于万方数据(2003-2007)的知识发现应用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12).
[9]苏新宁,. 情报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IRM-KM范式与情报学发展研究》评介[J]. 情报科学,2011,(4).
[10]苏新宁,. 《情报资料工作》30年[J]. 情报资料工作,2010,(6).
[11]王东波,苏新宁,朱丹浩,年洪东,.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医学期刊文章自动分类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4).
[12]姜霖,苏新宁,. 国际远程教育研究的特点与发展历程——基于国际会议文献的分析[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3).
[13]王泽龙,苏新宁,.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现状与学术影响力评估——基于2001—2009年CSSCI论文数据[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14]邓三鸿,王昊,苏新宁,. 基于CSSCI本体的学术期刊关联分析[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3).
[15]王昊,苏新宁,. 基于CSSCI本体的知识检索服务平台构建及应用[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3).
[16]苏新宁,夏立新,. 2000—2009年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主题领域分析——基于CSSCI关键词统计数据[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4).
[17]杨建林,苏新宁,.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研究的现状与思路[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2).
[18]魏建香,孙越泓,苏新宁,. 一种基于免疫选择的粒子群优化算法[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19]苏新宁,. 提升图书情报学学科地位的思考——基于CSSCI的实证分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4).
[20]苏新宁,. 网络环境下竞争情报系统设计[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8).
[21]朱恒民,苏新宁,张相斌,. 互联网舆情演化的动态网络模型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10).
[22]王昊,严明,苏新宁,. 基于机器学习的中文书目自动分类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6).
[23]王东波,朱丹浩,苏新宁.洛特卡现象在汉语词汇句法功能分布复杂度中的呈现.情报学报,2012,31(3)
[24]朱恒民,苏新宁,张相斌.基于链接网络图的互联网舆情话题跟踪方法.情报学报,2011,30(12)
[25]欧裕美.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研究.数字图书馆论坛,2011,(9)
[26]苏新宁.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十年:概况统计分析.数字图书馆论坛,2011,(5)
[27]夏立新,胡守敏.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十年:基于科研项目分析.数字图书馆论坛,2011,(5)
[28]魏建香,孙越泓,苏新宁.基于聚类分析的学科交叉研究.情报学报,2010,(6)
[29]魏建香,孙越泓,苏新宁.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文档聚类算法.情报学报,2010,(3)
[30]魏建香,孙越泓,苏新宁.一种基于免疫选择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1)
 
( 来自CNKI 和 维普,截止2012-08-02 )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723-598394.html

上一篇:基于Citespace II 的国际太赫兹技术知识图谱研究
下一篇:中华奇石城

1 王启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