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不受第二支箭的苦

已有 3356 次阅读 2012-8-8 21:04 |个人分类:科學宗教|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癌症, 佛教, 修行

毛毛虫变蝴蝶

—癌细胞变快乐佛细胞

道证法师讲述

林美瑛·李曜安·蔡佩芹·妙音·

东吴大学净智社·林嘉雯·蔡淑女敬记

癌细胞可以变成快乐的佛细胞

李木源居士(癌细胞变功德林)

超越血癌的博士(放生—放慈悲心生,放己重生)

欢喜心的力量

两位乳癌患者的启示

不受第二支箭的苦

超越肝癌的勇者

不受第二支箭的苦

受苦如中箭,中第一箭,勿再中第二箭

佛陀对待弟子的态度就像老师对待学生一样,但是佛陀教导弟子的内容并不是数学、历史这些课程,而是做人处世的方法,所以我们也可以将佛陀称为做人的老师。佛陀为了考验弟子们理解佛理的程度,有时候也会提出一些应用的题目,看弟子能体会多少。有一次,佛陀问弟子说:‘还没有听过佛理的人,会遭遇到快乐或痛苦的感受,听过佛法的人,也同样会遇到这些感受,这样说来,听过佛理和还没有听过的人他们的差别在哪里?’

弟子们就向佛陀说:‘但愿佛陀能够做我们的眼目,给予我们正确的启示。’佛陀就告诉弟子说:‘未曾受佛理教化的人,遇到痛苦的感受,就好像中了第一支箭,中箭以后,他心里就执著这一支箭,愈来愈迷惑,愈来愈恐怖,就好像中了一支箭之后,又中了第二支箭,感觉愈来愈痛苦。但是受过佛理教化的人,如果遇到痛苦的事情,他会平静地观察痛苦,去消除它。他中了第一支箭之后,不会再中第二支箭,甚至可以拔掉第一支箭。’佛陀教导我们,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受乐而迷失,亦如中第二箭

关于遇到快乐的事情,佛陀也说了同样的话。譬如看到很美丽的花,受过佛陀教化的人,也和一般人一样会有快乐的感受,但是绝对不会因为快乐而迷失了自己。倘若在快乐中迷失了自己,那么第二支箭就会带来痛苦,所以佛陀说不受第二支箭的苦。

学习佛,处理痛苦之智慧

别埋怨、自寻烦恼,连连中箭

我们在痛苦中的人,都应该好好来体会佛陀的教化,学习佛陀处理痛苦的智慧。譬如我们生病躺在床上,如果每天都是在埋怨,埋怨自己为什么这么不幸,得了这一种病,埋怨喉咙这么痛,不知道要怎么吃饭,埋怨自己的负担为什么这么沉重,回想自己这一生好像没做过什么坏事,为什么老天让我这么难过呢?想到家里的孩子没有人照顾,不知道该怎么办?烦恼自己的病,不知道会不会好?一直烦恼、忧虑到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著觉,连做梦都是面带愁容。我们想想看,这样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生了病,肉体上的痛苦,就好家中了第一支箭。假如再自寻烦恼,操心这个、埋怨那个,那么第二支箭、第三支箭、乃至第四支箭、第五支箭就会不断地射过来,使我们更加痛苦、身心更混乱,使我们失去了原有的光明和智慧,没办法解决任何的问题。

拔箭最佳妙法—念‘阿弥陀佛’

所以我们受苦中的人,最好都能够学习佛陀的教化,使心情能够平静下来,不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要使心情能够平静下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念‘阿弥陀佛’。我们不论遇到任何痛苦、快乐的事,先练习念‘阿弥陀佛’。这是又简单又能很快使我们心情平静的方法,我们在心中观想佛陀的光明,把佛陀的慈悲和智慧充满我们的内心,充满我们全身。一旦我们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那么第一支箭的痛苦也会很快地消失。念‘阿弥陀佛’就是把箭拔掉最好的办法。

转自:http://www.fodizi.net/bfnn/books/0985.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4810-600344.html

上一篇:林肯同学与蒋科学
下一篇:超越肝癌的勇者

8 陈小润 许培扬 陈沐 刘洋 曾新林 陆俊茜 王春艳 yxh316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5: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