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瑞基金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wmf

博文

我骄傲,我是吴瑞人——任婧(第三届吴瑞奖学金得主)

已有 10187 次阅读 2012-8-16 16:19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科学, Science, 故事, 吴瑞奖学金, 任婧

我骄傲,我是吴瑞人


再一次看到来自吴瑞基金会老师的邮件,心头又掠过一丝久违的兴奋与欣喜,去年的这个时候也许还多一份忐忑。PhD的生涯已经走过五分之四,被纳入到吴瑞大家庭里是我最荣耀的事,没有之一。接到基金会通知获奖的邮件时我特别激动,那是我第一次被科研前辈称为“scientist”,虽然我知道要想到达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此写下文字记录下我的感动和体味,希望对同学们有些帮助,也再次给予我这份荣誉的吴瑞基金会表示深深地感谢。

“各位老师好,我叫任婧,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罗敏敏实验室,研究生三年级,目前主要做神经电生理方面的研究….”。 这是我去年参加面试时候的开场白,面对三位有些陌生的面试老师起初有些紧张,随后放松下来,和他们畅聊我的课题,我的梦想。很惭愧,在面试接近尾声的时候才了解到三位老师的研究方向,很愉快的问了些关于他们领域的傻问题。那时的我有些幼稚,慕名而来,简单的向往这个“华人生物届对在读PhD的最高奖项 ”,并不真的了解吴瑞先生、吴瑞基金会。不会想到三个月以后在上海,我将经历怎样的触动,收获怎样的成长;不会知道就是眼前干练专注的孙晓红老师,儒雅认真的罗明老师,还有其他吴瑞基金会的成员们用他们不懈的努力传承吴瑞精神,提携青年科学才俊,激励着后辈华人生命科学研究者。

写到这里,我真心希望各位生物PhD无论是否准备申请吴瑞奖,都能去认真了解一下吴瑞先生,了解一下CUSBEACIBShttp://cbisociety.org/)。对现在有志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中国青年来说,求学的道路特别是出国留学的途径有很多选择。然而在八十年代初期,为我们现在所仰望的华人生命科学家们开拓出追求科研梦想道路的,是吴瑞先生。我是在去年十月参加第三届吴瑞奖颁奖典礼时才体会到这其中的意味。听着孙晓红老师和吴虹老师在台上深情回顾,台下的我竟觉得脸上有些发烧,一方面为自己短浅的见识感到惭愧,另一方面则是深深的感动。吴虹老师追忆吴瑞先生和其父亲吴宪对后生的扶植时,动情之处声音有些哽咽,讲台上下一阵静默——那是对恩师的缅怀,是对吴瑞基金会成立三年的沉淀,是对未来华人科研发展力量的凝集…… 想起之前宴会上和一位老师的聊天,当他听说我是吉林大学毕业的时候问我,你将来在外面读完博士后会回到吉大执教吗?我愣住了,因为从来没有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而我自己也从来都没有想过。在颁奖典礼后,我才领会这个问题背后的感情——对故土的情,对母校的情,对恩师的情……那是一个旅居海外多年游子才更能体会的思念与眷恋。对于在追求科研梦想的道路上刚刚踏出第一步的我,一味的想的是向前奔跑,还未曾想过哺育这梦想的土地,浇灌这梦想的精神,萌生这梦想的心所推动的热血还有一种超越理性的存在……

典礼的最后,那枚沉甸甸的奖章交到了我手里,望着奖章上铭刻的吴瑞先生的头像,我第一次实实在在体验到了所谓传承。如高翔在前文所说,效仿黄埔军校,我们笑称自己为吴瑞三期。又是一年桃李时,期待着吴瑞四期名单的出炉,期待着吴瑞大家庭的壮大,一代一代承星火之志助燎原之势。

回到北京后,接到了我的导师罗敏敏博士,合作课题导师董梦秋博士以及饶毅教授的祝贺,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吴瑞奖在他们心中的分量。很快生活的主旋律又回到实验,现在我主要专注在两个课题上。一个是延续上一篇文章(Neuron Ren et al.)的工作,利用神经电生理记录和神经药理学研究成年小鼠内侧缰核到脚间核投射神经递质传递;另一个是和NIBS的董梦秋实验室合作研究小鼠脑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还有一年就要结束酸甜苦辣的PhD生涯,幸而有吴瑞大家庭的吸纳,使我对未来有更清晰的构想,面对即将到来的博士后申请也更有信心。

科研从来不容易,课题总是扑朔迷离;最复杂莫过于生物体,到达真理前永远要穿过茫茫荆棘;怕什么,吴瑞人一直陪你!


任婧

2012.8 于北京



左:我做电生理记录的实验台;右,发表文章的封面。


2010年在美国圣地亚哥参加Society of Neuroscience 年会


蛋白质组学合作项目,左起:Christina Bell, 董梦秋老师,我。


2011年第三届吴瑞奖颁奖礼堂外的合影。左起:郭天南,高翔,雷曹琦,我。



https://m.sciencenet.cn/blog-655618-602846.html

上一篇:我与吴瑞奖学金的故事——岳锐(第二届吴瑞奖获得者)
下一篇:2012年度吴瑞奖学金获奖名单

6 刘洋 张伟 徐索文 李万峰 杨远帆 杜向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