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osh

博文

#薦書(美)#《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

已有 2430 次阅读 2012-8-30 17:11 |个人分类:不一样的人生|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摩托车

  《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把過去一度相當普遍,如今似乎在社會上消聲匿跡的經驗——用我們的手去製作和修理東西的經驗——又帶回來了。我們這些坐辦公室的人,經常覺得和物質世界脫節、一種失落感,而且發現,我們說不出這一整天到底做了些什麼。對於那些覺得自己被趕去上大學,然後被趕進辦公室,卻違背自己意向和天性的人,《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努力地去回復手工藝的榮耀,一個值得選擇的人生。

  從經濟學和心理學的立場,柯勞佛質疑把每個人都轉變成「知識工作者」的教育命令,這個教育命令乃是根據一個被誤導的做法,把思考和實做區隔,區隔勞心和勞力的工作。柯勞佛向我們說明,這樣的區分,是一個世紀之前從生產線開始的,對處在這區隔兩邊的人來說,他們的工作都被降格了。

  但柯勞佛也提供好消息:手工藝和生產線非常不同,也和低格調的白領工作非常不同。它們需要仔細的思考,中間還不時穿插著真正的趣味。柯勞佛根據自己當過電工和修車技工的經驗,為手工工作的內在滿足感和認知挑戰性做辯護。建築工人和修車技工的工作很安穩,它不能外包,也不會過時。這種工作讓我們和住家附近的社區產生連結,並在從事真正有用的工作中,一種驕傲感油然而生。完全原汁原味,《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散發熱情,喚起自助和動人的反省,思考在一個越來越抽象的世界裡,要如何實在地過生活。

作者簡介

馬修.柯勞佛 Matthew B. Crawford

  哲學家與技師。芝加哥大學政治哲學博士,該校社會思想委員會博士後研究員,也曾任華府智庫董事。現兼任維吉尼亞大學文化高等研究學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Culture)研究員,並擁有一家叫Shockoe Moto的獨立摩托車工作室(shockoemoto.com/)

譯者簡介

林茂昌

  台大經濟系學士,美國西北大學管理科學碩士。經歷:牛頓雜誌、花旗銀行、美商保富管理顧問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台証證券衍生性商品部、投資本部副總經理、台証期貨總經理、期貨商公會理事。現從事價值投資及創作。譯有《沃爾瑪效應》、《我們的新世界》、《決定未來的10種人》(大塊文化)等多本暢銷書。

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通往美好生活的手工精神與趨勢

以上内容轉自: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70185

關於#薦書#:說是薦書,實乃薦人。看看作者們的簡介,然後發現,原來人的一生還可以這樣過。



https://m.sciencenet.cn/blog-286797-607519.html

上一篇:#薦書(英)#《古典音樂的不古典講堂》
下一篇:#薦書(美)#《上班族變成番茄農的意外人生》

1 蔣勁松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