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wnshow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wnshower

博文

雀目与维生素A——古人的食疗智慧 精选

已有 10389 次阅读 2012-9-6 12:37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儿童营养, 维生素A, 夜盲, 干眼

    古代医书《肘后备急方》(340年)记载了一种名为“雀目”的病,并且提出以羊肝脏为主要成分的治疗处方。而《诸病源候论》(610年)上具体解释了何为“雀目”:“人有昼而晴明,至暝则不见物,世谓之雀目,言其如鸟雀暝便无所见也。”这种病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夜盲症,主要因为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虽然古人并不能用现代生物学的方法解释患病机理,但是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细密的观察,他们找到了解决办法。如《名医别录》记载,可以用荠菜、芜菁以及动物内脏改善视力。

 

    在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饮食和营养缺乏性疾病,分别为甲状腺肿大、雀目、脚气以及佝偻。通过长期的实践,这些病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控制或者减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日常的饮食中总是少不了番茄、南瓜、红薯(这三样都富含维生素A,都比菠菜强多了)和豆腐(用硫酸钙凝固的豆腐,是丰富的钙源)、海带(补碘。几乎所有内陆城市的餐桌上都少不了海带,以前我还未曾细想个中缘由,现在才明白老祖宗的智慧)。但是脚气病却一直难以解决,为什么呢?

 

    汉代以前,并无脚气病这种疾病的记录,汉代以后,这种病开始出现并且局部流行。从农学史的角度看,这与当时粮食的加工方式有关。由于农业的发展,到了汉代时,水力的运用使得稻谷脱壳精制达到了以往人力物力都无法企及的程度。也就是说,脱稻壳与精制的同时,无意中去掉了可预防脚气病发生的维生素B1。不过,由于大多数人还是偏爱深度脱壳后的稻米,因为用它可以做出更为松软精美的米饭,所以人们的饮食中还是长期缺乏维生素B1(不过廖育群老师的一篇论文指出,中国古人得脚气病主要不是因为吃白米,而是因为服食“外丹”导致矿物药中毒)。近年来,由于营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于糙米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样才开始在饮食中偶尔加入糙米。(古人关于脚气病的具体症状,见《诸病源候论》卷十三,“初甚微,饮食嬉戏,气力如故。当熟察之,自膝至脚有不仁……若治之缓,便上入腹。入腹或肿或不肿,胸肋满,气上便杀入。”)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凡是能够通过食疗的方法治疗和预防的疾病,基本上,祖先都为我们积累下了丰富的经验。在这里,我想引用一段令我不解的话——“世界卫生组织在2009年和2012年的报告中指出:全世界约1.92.5亿学龄前儿童被维生素A缺乏症困扰”我的疑问是:这些缺乏维生素A的儿童,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他们仅仅是缺乏维生素A,还是由于经济原因根本就没有达到基本的营养需求,包括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蛋白质?

 

    据说,缺乏维生素A,“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与体征,即亚临床缺乏。持续发展则表现为眼部症状、皮肤症状(皮肤干燥、毛发干枯、脱发、口角炎、指甲多纹等)、免疫功能降低。”具有这样症状的儿童,在我国的比例如何?我从小到大,亲眼目睹的、听说的关于小孩子的各种悲摧例子也不少,有痴呆的、有侏儒症、肥胖的、有因为鼻癌、糖尿病、心脏病、红斑狼疮而身亡的……但是,我真的没有见到一个患有干眼症的,只是大学时的有个舍友是夜盲。当然,视力减退那是显然的——我父母那一辈的人比我们这一辈的视力好得多,而我们这一辈又比90后、00后的视力要好。这当然是电视、电脑、IPAD和各种考试的功劳。当然,我一个人的观察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我还是非常希望有一个独立机构能够重新调查一下这个结论:“服用维生素A补充剂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4%-34%。”果真如此吗?

 

    任何关心儿童问题的人,我都心怀敬意。可是,这个世界“关心儿童问题”的人似乎越来越多,而我却为什么感到越来越危险了呢?

 

1、安徽金寨纳入了国家营养餐改善计划,但是教育局招标企业统一配送。某所学校校长拉着我们一定要看看配送的营养餐,这些苹果是昨天刚送到的,准备周一发给学生。让人震惊的是,这些苹果几乎没有一个是好的。校长几乎恨得咬牙切齿:“这些人的良心都哪去了?!”

http://news.cntv.cn/china/20120526/122748.shtml

 

 

2、2011年4月,一项最初由义工发起,尔后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并倡导的“中国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项目,为贵州等地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送去了免费午餐。贵州纳雍县的12所学校的3196名孩子吃上了免费午餐。

http://news.zjphoto.org/20110704/21ebd3c8-adf7-4b12-b224-f479fa3340a8_1.html

贵州省纳雍县羊场乡新丰小学,路娅杰(右)的幺妹赶到学校来蹭饭,吃得太大口太急了,噎住了。当日,该校的免费午餐正式开餐了。

 

 

 

这是贵州纳雍县中坝教学点三年级学生。桌上的这个面饼是她今天的午饭,学校自从被纳入国家营养改善计划之后,原先去年为教学点提供免费午餐的民间慈善机构退出,但政府部门却因教学点学生人数不够为由,不提供午餐,不少学生今年又恢复起没有午饭吃的日子。

我不知道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但是我相信,贫困地区像这样缺乏营养的孩子还不少。这个女孩,她当然缺乏维生素A,可是她不缺乏维生素C吗?不缺乏铁、锌、钙、脂肪、蛋白质吗?)

 

3、《我国10%耕地遭重金属污染 东北黑土地或消失》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2-06-11/021624568843.shtml

近年来,伴随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地不断遭到各种污染的伤害。仅仅因土壤污染防治不足、环境监管乏力,导致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就频频发生,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百余起重大污染事故。目前我国大地污染现状严峻,成因十分复杂,形成令人扼腕的“大地之殇”。

 

占全国粮食总产五分之一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一个并不为多数人了解的严峻事实是,支撑粮食产量的黑土层却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减少了50%,并在继续变薄,几百年才形成一厘米的黑土层正以每年近一厘米的速度消失。照此速度,部分黑土层或将在几十年后消失殆尽,东北这一中国最大粮仓的产能也将遭受无法挽回的损失。

若没有了土地,黄金大米种在何处?)

 

PS:昨天的博文中我谈到红薯,这里再补充几点。

1、有人说红薯不像大米那样耐储藏。其实,在盛产红薯的地区,人们发明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做成苕片(在我们家乡,把红薯叫做苕)、苕干、地瓜干等等。而且这一技术还实现了产业化,比如“三峡苕酥”已经是一种包装得很漂亮的零食了。

 

2、现在红薯真的有点贵,大概是因为人们都意识到它的好处了吧。但是,“贵”并不意味着产量低。实际上,红薯真的很好养,抄一段百度上的:“目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资所收集引进100多份国内外甘薯新种质,是全国甘薯新品种南方片区试点之一,现筛选推广的部分高产优质食用和高产饲用新品种,在水肥条件良好和控制病虫害的情况下,种植4个月的平均亩产鲜薯可达2~3吨。”另外,在我国古代,红薯叶就是拿来喂猪的,而现在,红薯叶已经成为防癌佳品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609193-609757.html

上一篇:黄金大米和红薯
下一篇:与大海有关的血腥

53 李学宽 刘用生 刘洋 蔣勁松 王恪铭 曾泳春 骆小红 袁海涛 赵建民 武夷山 庄世宇 侯沉 肖振亚 罗庆云 李延谦 陈小润 仲银鹏 赵凤光 许培扬 刘艳红 黄荣彬 李璐 刘伟 廖晓琳 孟津 杜彦君 丛远新 黄锦芳 高雪涛 刘波 万润兰 赵斌 王号 姜虹 杨月琴 周洲 张玉秀 刘瑞亭 赵云雪 陈桂华 逄焕东 边媛媛 王亚娟 zhanghuatian laoqindefeng anran123 yunmu hangzhou FloatingRose mathqa crossludo gw0205 sz1961s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