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guangca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guangcai

博文

云南彝良地震了,我能做些什么?

已有 2579 次阅读 2012-9-7 21:22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地震, 云南, 彝良

         云南彝良地震了,我能做一些什么?遇难的人数,从我早上看新闻的20多,到我下午看到的50多,再到现在看到的63. 心里不是滋味,可以预见人数还会增加。自从汶川地震发生后,我有一种特别强烈的使命感,想为中国的地震做点事情。为此,汶川地震的发生,我更改了我博士期间的研究内容,从零开始学习地震,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仍然学习到的很有限,但是已经在行动了。
          我本科是测绘工程,到硕士研究大地测量数据处理,然后博士研究InSAR技术。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尽我所能,用InSAR去获得汶川地震的地表形变场。精确的汶川形变场我获得了,我还能为汶川地震做些什么呢?我发现以我的知识结构,我做不了进一步的研究,但是我很不甘心,我还想多做点,可惜身边没有做地震研究的人。后来,有个机会,我出国交换学习,为此开始了我真正的地震学习和研究,并很快有了一些收获,我很开心,以为我很快可以大展拳脚,为地震做更多事情。
         毕竟我不是科班出身做地震的,我发现地震的研究很宽广,深厚,很难, 需要很多的知识积累,我只能一点一滴慢慢的去做。当时我就给我自己下了一个决心,我要每次走在最前面,用我所学去好好研究每次发生在中国的地震(影响较大的)。上次我关注和研究的地震是玉树地震,当时我正在家写博士论文。玉树地震发生后,我第一时间去收集数据,获取同震形变,并建模。但是成果并没有发表,主要是当时博士论文压力太大,没时间去写文章和进一步分析和建模。博士终于毕业了,但是我也时常为当时为什么没有好好完成玉树地震的研究而后悔,只能感叹科学研究是低于基本生活保障的,男人在保证自己的妻儿基本生活后,才可以去追求更多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现在的我算是比较轻松的,没有学位的压力,物质生活和科研条件还不错,是可以好好做一些地震的研究了,特别是中国地震的研究。我年初就开始收集川滇的InSAR数据和地震历史资料,因为我觉得这一块是比较脆弱的,一直以来这一区域的地震不段,特别是云南,近几年来地震一直不段,虽然震级不大(小于6级),但是一直有发生,并且破坏不容忽视。工作才开始,该区域的地震又发生了。这个时间是比较不好的,目前我可以利用的数据真的很少,ALOS和ASAR已经不能用了,TerrSAR和CoSMO数据在这些区域很有限,并且我现在无法获得。我现在能做什么呢?只能发发牢骚,继续手头上的工作,利用历史数据研究一下该区域的形变史和地震史,希望能为下一次地震做点准备。最后我还是要说明一下,地震是没法精确预测的(是指短尺度的,比如某天某小时,分钟),但是根据各种观测数据可以做一些灾害程度的评估和长时间尺度的预测(比如未来多少年)。因为我一直觉得很多人,包括我的同事和家人,一直觉得发生地震,我们研究地震的人没有预测出来,是我们不学无术的表现。谨以此日志纪念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们!同时鞭策自己为中国的地震研究做更多。

冯光财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8229-610281.html

上一篇:今天是新的开始

2 周文明 王晓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