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中国部分城市2025年上下进入衰落期:楼兰古城的阴影

已有 3651 次阅读 2012-9-13 09:4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气候变化, 城市扩张, 城市衰落, 楼兰古城

中国部分城市2025年上下进入衰落期:楼兰古城的阴影
               杨学祥
    楼兰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枢纽,中西方贸易的一个重要中心。楼兰古城的消亡大约在公元前后至四世纪(中原的汉朝到北魏时期),这时正是旱化加剧的时期。其实,在这一旱化过程中,不仅是楼兰古城消亡,而且由于沙漠扩大,先后发生尼雅、喀拉墩、米兰城、尼壤城、可汗城、统万城等的消亡。楼兰古城的消亡是在中国北方,甚至是世界气候出现旱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空间,只是由于楼兰处在干旱内陆,这里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更显著罢了。
    我在2004年3月2日指出,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而且危及农村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基础。大城市的扩大应该受到地方资源的严格限制。失去农村支撑的城市将是一座死城,中国西部沙漠化过程就是证据:中国的沙漠随都城的东迁而东移,埃塞俄比亚首都随土地沙漠化和干旱而八次南迁,都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文章指出,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而且危及农村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基础。大城市的发展应该受到地方资源的严格限制。盲目满足大城市的过度需求可能导致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的恶化与危机。与其耗资巨大实施调水工程,不如地区、城乡均衡发展。以破坏农村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城市建设必须停止。农村生存环境破坏之日,就是城市自身生存条件消亡之时!淡水资源的短缺决定了中国城市水准的最高极限。
    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称,中国城市中的一批城市将会在2025年上下进入衰落期,中国的城市规划要为此做好准备。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淡水危机、工业区衰败、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能源和资源危机将导致中国城市未老先衰。

相关报道:
专家预测中国部分城市2050年上下进入衰落期
2012年09月12日15:51  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专家预测中国部分城市2050年上下进入衰落期
  中新网上海9月12日电 (记者 许婧)“城市是一个生命体,有增长期,也有衰落期。城市进入衰落期的事实本身不可怕,可怕的只是人对衰老的无知。”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称,中国城市中的一批城市将会在2025年上下进入衰落期,中国的城市规划要为此做好准备。
  吴志强是11日在上海举行的《收缩的城市》中译本首发式暨“收缩的城市”学术论坛上做出上述表示的。
  吴志强认为,城市的增长和萎缩并不是截然不同的现象,它们是城市生命中必然要出现的两个阶段。面对中国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区域性城市群的萎缩,我们要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用新的方法和技术来应对城市发展、扩张和增长管理,也应对城市衰退或人口迁出。”
  《收缩的城市》一书是由德国联邦文化基金会支持的“收缩的城市”计划的研究成果之一。该书以英国曼彻斯特、利物浦,美国底特律,俄罗斯伊万诺沃,德国哈勒、莱比锡及日本东京等城市为研究标本,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对城市收缩过程的成因和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该书原版主编Philipp Oswalt教授当天表示,城市一味增长的时代终结了。他也认为,到本世纪末,城市增长和萎缩的进程将趋于平衡。
  Philipp Oswalt教授指出,20世纪城市萎缩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口老龄化、郊区化、后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变革,以工业区的衰败为主要特征;而21世纪城市萎缩的新成因在于产业合理化、服务行业合理化,空置的办公楼、商场及机场,将成其新的标志。
  他认为,气候变化和化石燃料时代的终结,将成为新的城市萎缩过程的重要原因。21世纪城市萎缩的进程不仅会继续深化,也会出现新的形式。中国也将受到影响。
防止城镇建设无序扩张:盲目的城市化将带来的灾难
2012-3-1 03:4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灾难 城市大跃进 无序扩张 资源危机
防止城镇建设无序扩张:盲目的城市化将带来的灾难
              杨学祥
    2004年3月2日,我在光明观察发表文章: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文章指出,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而且危及农村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基础。大城市的发展应该受到地方资源的严格限制。5年过去了,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越演越烈。2008年末2009年初我国北方遭遇50年一遇的严重旱灾,专家称城市恶性膨胀是农业受旱主因,重发这篇文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42708
城市规模不应该无限制增长:大城市减肥势在必然
2011-7-13 14:1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城市内涝 水资源危机 干旱 南水北调
城市规模不应该无限制增长:大城市减肥势在必然
                            杨学祥
    面对近期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暴雨成涝的现象,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培军表示,“城市规划不尊重自然地理格局”是形成灾害的主要原因。史培军说:这就回到了要解决城市病这一问题的根本对策,即城市的规模是要有限制的,不应该无穷地增长。对任何一个特定自然地理区域的大都市来说,它的自然负荷能力都是有限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不应该是更麻烦。我认为到了大力度限制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阶段。人口增长负担过重和过快的城镇化都使得人地矛盾、人水和人与自然负荷的资源的矛盾日益紧张。一个地区的城市发展是有限度的,在北京这样一个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平原占不到1/3的地区,要养活近2000万的人口,压力可想而知,而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上升之中。尤其是这几年的水荒,就显得非常突出。南水北调工程还在进展之中,目前还难以发挥作用。但是另外一种声音,“北人南调”是否可行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
    我在2004年3月2日指出,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而且危及农村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基础。大城市的扩大应该受到地方资源的严格限制。失去农村支撑的城市将是一座死城,中国西部沙漠化过程就是证据:中国的沙漠随都城的东迁而东移,埃塞俄比亚首都随土地沙漠化和干旱而八次南迁,都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2]。
    7年前的预言在西南旱灾中得到证实: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盲目满足大城市的过度需求可能导致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的恶化与危机。与其耗资巨大实施调水工程,不如地区、城乡均衡发展。以破坏农村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城市建设必须停止。农村生存环境破坏之日,就是城市自身生存条件消亡之时!淡水资源的短缺决定了中国城市水准的最高极限[2]。
    强国要发展,资源现危机:水多是祸,水少也是祸。淡水资源的短缺和城市内涝决定了中国城市规模的最高极限,这一观点在2010年中国西南干旱、2011年中国南方干旱和旱涝急转面前显得尤为重要。水资源危机和城市内涝为大城市发展再度亮起了红灯!
参考文献
1.       张璐晶。减灾委官员:规划不尊重自然格局是城市受灾主因。2011年07月12日17:30  中国经济周刊。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7-12/173022801315.shtml
2.       杨学祥。造城运动应该降温:警钟在7年前敲响(论文汇编)。2011-2-15 10:55 科学网。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59096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612249.html

上一篇:南海和钓鱼岛的连锁反应:以忍让求和谐则和谐亡
下一篇:明天我国多地将迎下半年来最冷早晨:厄尔尼诺带来低温

2 严海燕 sunxiaof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