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outcrop 管中窥豹,盲人摸象

博文

诺奖【不适合】做为科研的导向

已有 3134 次阅读 2012-9-13 17:5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科学, 诺奖, 导向, 牛鼻子上的缰绳

戴老师博文《不得不嘲笑中国科学院大学》中提到《白春礼寄语国科大新生:望有人在中国获诺奖》,让我有些吃惊——吃惊的原因,是期望这个大方向可能有问题——诺奖只是手段,不能也不该作为目的。我之前的博文《把【手段】当做【目的】》中,也提到过这个问题。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真理,而不是追求某类奖项,即使是诺奖本身,也只是为了鼓励科学探索;中科院作为中国的顶级科研机构,如果这一点尚且不能认清的话,我觉得很遗憾。

当然,白院长这么说,也有可能是继承发扬周院长的愿望。

但与时俱进的看,我们当下更需要的,也许是回归科学探索的本质。

当我们看不上诺奖的那一天,也许才算是真正的科技崛起;不然过分的看重诺奖的话,诺奖只会成为我们牛鼻子上的缰绳——抱歉我只能想到这个比较粗俗的比喻——再烈性的牛,只要牵着穿过牛鼻子的缰绳,就服帖了,因为疼,因为在意诺奖,一个道理。

这种期望把奖项做目的,自贬身价了;缺乏对科学本质的追求,窃以为这个导向不好。


https://m.sciencenet.cn/blog-1750-612425.html

上一篇:间歇性的“抵制日货”表演
下一篇:中国被欧美封锁了哪些技术

9 杨月琴 戴德昌 李学宽 杨正瓴 朱艳芳 曾新林 张鑫 zhouguanghui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