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z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zhao

博文

对好声音的“哥德巴赫猜想”

已有 4342 次阅读 2012-10-1 16:00 |个人分类:娱乐|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中国, 歌手, 哥德巴赫

   好声音终于结束了,但给人的感觉,比赛越到后面越变味了!名为“中国好声音”,最后选出的歌手真的能代表中国好声音吗?作为导师为主评判歌手的一个节目,最后让媒体参与和公选推出最后的胜者,是否为了给导师减轻责任?不过要真的让导师来选择,最后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呢?俺大胆猜测一下,当然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刘欢组:根据最后留下的四位选手的情况看,吉克隽逸,权振东,徐海星、袁娅维,从歌手的实力和导师的偏爱来看,吉克隽逸应该还会是最后的胜者。刘欢组最让我感到有问题的是前一轮选手7进4PK赛中,在权振东和王乃恩之间,刘欢选择了权振东。从两个人的歌曲中俺并不认为权振东比王乃恩好多少,王乃恩的一首《慢慢》,偶认为演绎的非常好,声情并茂,在副歌的真假音转换也表现了他的歌唱能力,至少在这个环节要说权振东因为感情真挚而胜并不是很有说服力。可见刘欢对权振东是有偏爱的,俺后来分析大概权振东也是个老师,刘欢在这个方面有惺惺相惜之意。权振东在四进一的比赛中,因歌唱的情感演绎到位得到保送,这个没什么话说,但依然可见刘欢对他的照顾,因为如果最后保送的是吉克隽逸的话,估计权振东轮不到最后的对决。当然,吉克隽逸获得媒体和导师的双重喜爱,最后胜出算得皆大欢喜。
 
   哈林组:俺猜在金池、王韵壹、吴莫愁、大山四位选手中,如果由导师来选,应该还是吴莫愁胜出。该组除了哈林保送吴莫愁直接到最后对决外,另一个导师和媒体不一致的是对金池和王韵壹的评价,当然,差距非常小,哈林给金池的分数略高,所以完全由导师选,应该最后对决的是金池和吴莫愁。有人说要是最后在金池和吴莫愁之间选,可能会是金池最后取胜,俺认为,这个结果只有媒体也参与选才可能,如果让哈林选,同样会选吴莫愁。其实,哈林对吴莫愁的偏爱一开始便能让人看出,哈林算得性情中人,并不掩饰这一点。在最后莫愁与梁博的对决后,哈林表示,一开始听到吴莫愁说要开着音乐大篷车到处演唱的梦想时便怦然心动,偶认为说的是真话,有时人的缘分便是因为一句话,一个眼神。好在哈林对吴莫愁的偏爱更多出于他对音乐和歌手的理解,而吴莫愁后来的表现也说明哈林的眼光独到。
 
   那英组:最后的四强是张赫宣、张玮、梁博、多亮,如果完全由导师来选的话,俺觉得梁博胜出的概率不大,应该是张赫宣或多亮,而且多亮的可能性更高。在此首先要吐槽一下导师那英,该组的好选手不少,让导师给浪费了!初选表现出色的选手都大幅退步,如盲人歌手张玉霞、大嗓门黄鹤、小小鸟赵露,都是难得的好声音,却都没能挤进最后的四强,女歌手竟全军覆没。当然,胜出的四个歌手也不弱,而且俺认为梁博的胜出更加侥幸,因为都不是以明显的优势取胜的,仅在稳定性上小胜而已,如果他对上了张玮或多亮,估计后面就没他什么事了。四选一比赛中,因为张玮和多亮的演唱都没在状态,而梁博却比较完整的演绎了一首《私奔》,得到其他导师的赞扬,所以被保送也在情理之中,但另外三位选手让那英选的话无疑会让张玮首先下去。无奈媒体和导师的矛盾一开始便显露,而且差距很大。如果张赫宣与多亮PK,现在不知道张赫宣会演唱一首什么歌,但多亮所唱的《I believe》还是很有感觉的,除非张赫宣唱得特别好,从导师的喜爱程度看应该是多亮取胜。那么最后对决的结果也不好说,因为俺认为那英其实并不特别喜欢梁博,最后只要多亮(或张赫宣)唱得不太差的话便有可能被导师选为最后的胜出者。
 
   杨坤组:金志文、丁丁、关喆、平安四强,除丁丁的胜出被质疑外,其他选手应该算选出的强手了,杨坤组因为特别优秀的选手不太多,所以初选其实比较好选,不像刘欢那么纠结。但四进一的比赛,让俺对杨坤这个导师的印象一落千丈,原来感觉他的率真、热情也一扫而光,因为他的偏心到了让人不能忍受的地步,比那英组更甚。杨坤想保关喆之心昭然若揭,毫不掩饰。在保送环节,所有导师一致认为平安更好的情况下,杨坤选择了关喆,当金志文和平安PK后,为了避免平安与关喆的比拼,他又涂改了原来的打分,让金志文胜出。说实在的,还是媒体的选择相对公平,如在金池和王韵壹之间、金志文和平安之间投票的差距都非常小,因为两者的确各有所长,听者也会各有所爱。导师的打分如没有那么大差距,平安胜出是没有悬念的,杨坤原来的打分也是51和49。估计杨坤知道要是平安与关喆对决,关喆几乎没有什么胜算,而关喆与金志文相比则获胜的可能性大得多,没想到他明显的偏心激怒了媒体,让最后关喆与金志文的媒体投票有那么大的差距,凭心而论,关喆与金志文最后的演唱不应该有那么大的分差,《想你的夜》应该是关喆唱得最好的一次。如果让杨坤在关喆和金志文之间选的话,我猜他还是会选关喆,而且也算有足够的理由。
 
     所以,如果全部由导师选择的话,估计根本就没梁博参与竞争的机会,那么好声音的最后胜者也就完全不同了,如果媒体不参与,可能会是吉克隽逸、吴莫愁、多亮、关喆之间的比拼,如果还是导师做决定,则吉克隽逸胜出的可能最大,因为从歌声、舞台表现力看她都不差,导师中也以刘欢为老大,把老大的弟子选出顺理成章。
 
    如果从四选一开始便完全由媒体来选择的话,俺猜其实平安或吉克隽逸最后胜出的可能最大。平安所唱也大多为正歌,声线漂亮,声情并茂,歌路也宽,梁博其实歌路很窄,从摇滚的角度看不够疯狂,偶认为要是真的唱摇滚,黄勇和褚乔的激情都会超过梁博。另外,总决选中的观众投票俺也弱弱的表示不太可信,有暗箱操作的嫌疑。首先没有公证人员,没有具体票数,仅宣布一个结果便选了一个直接晋级的和直接出局者。。。。
 
   总之,由于选举在前期导师做主,后期导师与媒体共同评判,最后完全由媒体投票这种奇怪的制度下,产生了梁博这个中国好声音。俺倒不是说梁博不好,最后选出的各组的四强歌手除少数几个外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基本上难以比较。但最后一定不是最强、最有特色的选手被推出,而往往是相对平庸、没得罪什么人、四平八稳、没太多负面评价的人成为最后被推选出来的人。不仅是中国好声音,纵观中国的制度设计,往往官员的推选、优秀的推选也大体如此


https://m.sciencenet.cn/blog-69474-618365.html

上一篇:比赛的境界:看《中国好声音》
下一篇:长假,你出去了吗?

2 曾新林 徐迎晓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