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乐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xiyouke Learn to learn, learn to do, learn to together, learn to be

博文

去英国进行合作研究的签证类型

已有 7664 次阅读 2012-10-11 19:32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签证, Exchange, business, authorised

1.签证类型的选择
花了几天才弄明白应该走什么样的签证类型,可能是去英国的人比美国的少很多。
打电话到英国签证申请中心,他们也只是告诉你有Business 中的Academic visitor 以及工作签证Tire 5 中的亚类Government authorised exchange。但你应该选择哪种类型,他们不作任何建议,完全由你自己决定。
究竟应该走哪种?实在不清楚,从字面上看似乎Academic vistor 更合适。结果网上一番苦查,终于查出应该签Government authorised exchange。 因为前者是指申请人去英国进行学术思想、研究成果的交流,若是只是进行合作交流,不用做实验的,签这个类型即可;若是要进行合作研究,要做实验的就要签Tire 5 中的亚类Government authorised exchange。两者缴费不同,后者比前者高很多,2035元。
 
2.签证材料的准备
1.      签证预约信 (在线申请完成后,在英国签证中心网站预约)
2.      visa 照片(3张,最后只用了1张,要求见英国签证中心网站)
3.      签证申请表  (在线填写完成,注意:此外还需完成附表6 APPENDIX 6: TIER 5 (TEMPORARY WORKER)
SELF-ASSESSMENT, 我们是在签证中心递交材料时候被告知需填此表)
4.      英方邀请信
5.      CoS letter (certificate of sponsorship, 最关键的是对方学校发来的CoS letter中的CoS number)
6.      博士学位证书
7.      银行存款证明(至少900英镑,递材料前3个月前存入,要求见英国签证中心网站)
8.      资助证明
附证材料:
9.   个人及学校简介、英方合作者的网页简介
10.  研究工作计划
11.  曾经出国工作的证明
 
3. 签证过程一波三折
还好国庆期间有一天10月5号可以签证,提前1天到签证中心附近的酒店住下,并探路,第二天上午出发去签证中心,为了抄近路,选择另一条没有走过的路线,结果迷路,只好赶紧打的到签证中心。进了签证中心,拿号,等叫号,交材料,对方指出相片有些模糊(自己用家里的喷墨打印机打的),在签证中心重照10 分钟后取照。对方指出我的存款上没有存入日期,是的建行开具的证明没有,所以一定要拿中行的定期存折开证明,中行的有显示存入日期。对方问我所去的大学是否是具有Tire 5 Government authorised exchange A 级资格,即保证在英国期间能够衣食无忧。我真不知道,我说在哪查?他说要你自己查。另一个波折是:除了上交在线填写的申请表外,对方告知还要填写附表6 APPENDIX 6: TIER 5 (TEMPORARY WORKER)SELF-ASSESSMENT。我说我已经完成网上申请,没有要求我填写这个表,能否帮我打印一份我手工填写。还好对方给打印了一份,我手工填写了。对方一项项清理材料,把没有英文翻译的如税单等退给我们,说要么附上翻译,要么不交。然后对方拿了个递交材料的英文清单,一项项说明有或无,最后让你确认(这应该是签证官首先会看的一个单),结果仔细一看,发现最重要一项CoS number的有无选项被勾成无了,赶紧让对方更改,有可能签证官一看这清单,这个最基本的都没有,可能连剩下的材料看都不看就给拒签了。最后一个波折,按了指纹,走出来签证中心,脑中突然一闪,我附表6中要求填写的CoS number没有填上去。马上又折回签证中心,要回刚才的附表6添上。
 
4.等待签证结果
提交完材料,回酒店休息一会,结果一个电话打过来没有接到,然后回拨过去没法接通。于是想是不是签证材料的问题。打签证中心的咨询电话,回答说如果要联系的话,会通过邮件联系。只好回家等待。结果10月8号查状态,已经到英国大使馆了,10月10号查状态,护照已经往回寄了,今天忐忑的等着快递的到来,下午4点收到后打开护照一看,已经是UK visa贴在上头了。真是很快。
 
回来后在网上搜附表6,搜到小木虫上一篇关于该类签证的准备,链结如下 http://emuch.net/html/201205/4239363.html,相信对后来者有帮助。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6718-621537.html

上一篇:怎样带研究生?
下一篇:淡淡伤淡淡愁

2 强涛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