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性生活与七损八益

已有 39430 次阅读 2012-10-12 21:15 |个人分类:张焱讲养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中医养生, 七损八益, 性生活健康

昨天,这学期的《内经选读》课程讲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此处“二者”,指阴阳而言。这段原文上承“法阴阳奈何…”,在论述了人体内阴阳失调导致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的疾病表现之后,引出如何调和阴阳的重要话题。原文突出“七损八益”对于调和阴阳的重要性,指出懂得运用七损八益,就能够协调阴阳平衡,如果不懂得运用七损八益,到一定的年龄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早衰表现。但是,文中以至整部《内经》并没有明示七损八益的具体所指,想必当时的人们对这个都熟知吧,所以没有赘述?或许这个是需要密传而不能直白说出的?这倒不是《内经》的风格,与黄帝想把珍贵理论世代相传的慈悲愿望不符。

那么,七损八益到底是什么呢?历代医家在诠释这段经文的时候,都被这个难住了。说法虽然很多,但是都比较牵强。直到1974年长沙马王堆西汉早期墓葬竹简古医书《天下至道谈》出土,其涵义才得以昭然于世。

七损八益,指古代的房中术而言。所谓七损,是指男女性生活中对人体有损害的七种做法。八益,是指男女性生活中对人体有益的八种做法。也就是七种有损身体健康的性行为和八种有益身体健康的性行为,可见,七损八益是中医将房事活动与养生紧密结合的重要概念。而“七损八益”说,是对我国房中养生学理论的重大贡献,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马王堆汉墓帛书》有关“七损八益”的论述:“气有八益,有(又)有七孙(损)……故善用八益去七孙(损),五病者不作。”

古代的房中养生学认为:对于人体的精气,在房中养生术中有八种方法可以起到补益的作用,也有七种方法能够损伤人体的精气。如果不懂得运用七损八益房中养生原则,那么人在四十岁时就会出现体内阴精自然减半的情况,五十岁时就会出现身体活动不灵活等衰老现象,到六十岁时就会出现耳不聪、目不明,至七十岁时就会表现为下虚上脱,阴精衰竭,鼻涕、眼泪俱流的衰老表现。要想使人在年老时期还能保持健康强壮,也是有办法的。这就是要避免七损来预防疾病,延缓衰老,运用八益来增补精气,强身健体。这样,就能够使老年人依然强壮,使壮年人永远年轻。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也一定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能够安居乐处,食欲旺盛,皮肤细腻,肌肉腠理致密,气血充足,身体轻快灵活。如果男女性生活过频,房劳太过,就会违背养生之道,并有可能产生汗出不止、呼吸急促、心中烦乱等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就会产生内热。如果采用吃药、针灸等增补精气,依靠保健品辅助等来壮阳,勉强进行房事,也不能符合养生之道,就会发生痈疮和阴囊肿胀之类的疾病。往往会引起气血壅滞,九窍不能通利,头面五官和二便的功能都会出现失调的表现,还会产生疮疽、溃疡类等严重的皮肤粘膜感染性疾病。正确运用“八益”保护阴精,避免“七损”耗伤阴精的养生方法,就能够达到防病强身,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

1)八益:所谓的“八益”是指:“一曰治气,二曰致沫,三曰智(知)时,四曰畜气,五曰和沫,六曰窃气,七曰寺(待)赢,八曰定顷(倾)。”具体的方法如下:

一是治气,即导气运行,调治精气。指运用导引等方法进行操练调气,做好性生活前的热身运动。二是致沫,即导行津液。指含漱吞津的方法,有利于补益阴精。三是知时,即懂得把握性交的最佳时机。四是畜气,即在性交过程中懂得蓄养精气。五是和沫,即男女双方互相亲吻时施行吞咽津液的方法,用以补充体内阴精。六是窃气,指在性交过程中,实现男子采取阴气以补益阳气,女子采取阳气以补益阴气。七是待赢,即在性交过程中,宜耐心等待精气盈满。八是定倾,即不要操之过急,要防止阳萎、早泄等情况发生。

2)七损:所谓的“七孙(损)”是指:“一曰闭,二曰泄,三曰渴(竭),四曰勿,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进一步解释“七损”,是指下列七种情况:

在交合时,男子阴茎或女子阴部疼痛,而致精道闭塞无法泄精,称之为内闭。在性交时大汗淋漓,伤津耗气,导致阴精和津液两者俱伤,称之为外泄。性生活不节制,纵欲无度,导致精气衰竭,称之为竭。若是到了想要交合的时候,却因为阳萎而不能进行,则称之为勿。在交合时呼吸急促,心中烦乱,称之为烦。当女方没有产生性欲的时候,男方强行交合,会导致精气竭绝,称之为绝。在交合时过于急促快速,就会耗费精气,故称之为费。

3)治八益:据帛书的记载,在阐释“七损八益”的利害关系之后,还提出了房中养生术——“治八益”的具体修炼方法:

第一,清晨起床后,盘腿打坐,做房中导引的预备动作,伸直脊背,放松尾骶部,提升肛门,导气下行,这叫做“治气”。

第二,吞咽口中津液,端正坐直,伸直脊柱,提肛导气,使气畅通,直至前阴部位,这叫做“致沫”。

第三,在男女交合之前,先相互嬉戏,调动情欲,等到双方都产生了性欲冲动,有了性交要求,始可交合,这叫做“智(知)时”。

第四,在交合的时候,要放松腰脊部位,提肛敛气,导气下行,这叫做“蓄气”。

第五,在交合时不要仓促急躁,不要快速过急,阴茎抽送、出入等动作要轻柔和谐,这叫做“和沫”。

第六,在交合过程中要改变卧位,需要让人起身,在阴茎还勃挺时就要抽出,这叫做“积气”。

第七,在性交接近结束的时候,要深呼吸,纳气运行于脊背,不要再抽动,需吸气,导气下行,身体静静等候,这叫做“侍(待)赢”。

第八,在交合结束时,将精液泄尽,阴茎尚在勃起时就要抽出,这叫做“定顷(倾)”。

这就是所谓的修炼“八益”的具体做法。可见,中国古人已经把养生保健理念,深入到了人类性生活的层面。这在今天看来,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4)合必有则:帛书还告诫人们,要懂得“故贰生者食也,孙(损)生者色也,是以圣人合男女必有则也。”指出:对生命有补益作用的是饮食,对生命有所损伤的是纵欲贪色。因此,深知养生之道的圣人,在两性生活方面一定会遵循房中养生的原则和法度。只有善于运用八益方法养生,避免七损伤害的人,才有可能达到耳聪目明,身体轻快;才会使体内的阴精更加充盛,性功能始终保持强势。这样的人,也一定能够安居乐处,健康幸福,获得长久康乐。

5)不失女人:尤其可贵的是,古人还特别强调在性生活过程中,要尊重女性,关爱女子的性感受,以达到性爱和谐的人性主张。指出“人人有善者,不失女人,女人有之,善者独能,毋予毋治,毋作毋疑,必徐以久,必微以持,如已不已,女乃大台(怡)。”意思是:两性生活中蕴含房中养生之法,有利于双方的身心健康,绝不要违背女方的意愿而恣行房事。通常应该总是在女方有了交合愿望的时候,恰到好处地进行房中之事,要做到既不能强行,也不能粗暴;既不要过度冲动,也不要犹豫迟疑。在交合时,尽量做到动作轻柔而持久,保持似结束却尚未结束的那种意犹未尽的状态,让女方在充分感受到快感的过程中达到性高潮,获得性交和谐而带来的身心愉悦。

可见,中国古代先贤在很早以前,就非常准确地掌握了人类性生活方面的技巧,以及关于和谐的性生活能够促进健康的重要作用。和谐美好的性生活,不但有利于优化繁衍后代,还可以增进夫妻感情,愉悦身心,促进健康。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从古代的养生理念中受到启发,拥有健康而有益于身心的两性生活,活的有情有爱,活出精彩和健康,获得真正的康乐和幸福哦,呵呵!

(部分文字节选自《〈黄帝内经〉中的长寿之道》)



https://m.sciencenet.cn/blog-55503-621949.html

上一篇:大爱中成药之十——四君子汤(丸)
下一篇:从博友zhenzhen1987的健康状况说开去

22 马锡明 刘立 李学宽 刘旭霞 曹广福 武夷山 刘艳红 王号 杨正瓴 陆俊茜 杨立泉 曹聪 王春艳 逄焕东 宁利中 王桂颖 徐明旭 刘洪 MassSpec1688 qznuliws zhanghuatian sz1961s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2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