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yb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yb

博文

传递科学的理想——从第一次校友捐赠通知谈起

已有 2413 次阅读 2012-10-14 15:2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前几天看到人人网上同学转帖狂顶来自bbs的新创基金会“海外留学项目”校友募捐,瞬时感到一种兴奋和激动。回想两年前,我也是热切希望在暑期有机会来美交流学习的学生,三年前,是校友基金捐赠了16万元给我们IGEM(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on)才使我们的项目得以完成。记得当时基金会以与这次募捐同样的方式为IGEM筹集经费,当时队里一位研究生师兄的本科同学(没有在本校继续读研,于是已经是可以进行捐赠的校友)在人人网上表示一定也捐上十块钱,可谓温暖中带着幽默。如今我终于也成为了校友,也在经济上首次独立,再看到这次的募捐通知,便颇有一种长大的感觉。不需仔细阅读,告示里自然是希望应届毕业生捐赠但绝不鼓励多捐的(一般不超过20),按照惯例同学们都会捐一个对自己有意义的数字(毕业捐赠时候便是如此),家人的生日,校庆的日子什么的,略带祝福的意味。这次自然也一样,然而终于可以作为校友去捐,便有一番用第一笔工资给父母买东西的幸福感了。
    然而我看到这则通告时的那种兴奋却触发了我更多的思考。我想如果不是大二那一年得到校友的资助,如果我不曾看到当初去MIT现场参赛的几位同学为了节约这笔经费去上海签证都是在麦当劳过的夜,我恐怕不会如此毫不犹豫的去支持这次募捐而会像对待之前闲话传的满城风雨的红十字会募捐一样,先瞻前顾后进而不了了之了。我忽然就感到在当下能感受到这种信任感和幸福感是如此的幸运和美好,同时也意识到不止是信任,我们对于科学的信念,也是以相似的方式传递着。
   还记得大一刚入校的时候,是向守平老师给我们上力学课,他的穿着及其朴素以至于当时的我只是觉得先生是位教书谋生的教书匠,后来才知道先生原来曾是教务处的处长,在科研领域也颇有建树。先生谈吐平实却颇有胸怀天下的气度,偶尔还会指点江山谈谈自己对高校物理教学的看法,但是最然我印象深刻的是先生言语中透出的对物理的欣赏和对教学的热爱,有时讲到大段的公式,在黑板奋笔疾书后不无自豪而又带着告诫的语气批评当下用ppt成风而不顾学生感受的教学方法。记得讲到黑洞的时候,先生一语“让我老汉达到一个黑洞的密度要把我压缩多少“令全场笑声不止。当时教化学的罗先生82岁高龄,讲课一丝不苟有板有眼,虽然刚刚回国的他课程内容经常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他对学问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却十分的令人敬佩。当时他还把我们期中考试班级后几名(当然他没公布,只是默默通知了我们几个)请去家里做客,上来便问我们对他讲课的方式有没有意见,哪里讲的不清楚等等。如此许多的点点滴滴,让刚入校的我感觉到从事学术工作的人身上带有一种令人向往的气质,也让诸如”进入社会以后你们就懂了“”大学里牛老师都不亲自上课“等等言论不攻自破。然而更重要的是,这些课程让当时的我们不再相信人长大步入社会后都要变的现实和功利,先生们就是在这样的在如此尘世中低调然而华丽的存在着,追求着在当下似乎已经不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和追求的价值。老师说起他很多同学都将生命和青春献给了两弹一星事业时的语气和神态,然我感受到小时家父教我的”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现在仍然是有人相信的。可以说就是这种身教,这种对我们的倾注,把我们领入了科学的大门,让老一辈人的看似与这个时代年轻人格格不入的精神在我们心中生根。反观时下有些评论者,经常把”你们应该如何如何“”如果所有人都能如何如何“挂在嘴边,期望在教授一心拉项目的环境里教育学生热爱科学一心做研究,期望让本科课程教学被老师敷衍了事的学生今后能为人师表认真教学,实在是不妥当的。而一切的政策如果不能改变这种”要求大多数人给予别人他们当初不曾被寄予的东西“的怪圈,便很难长久地发挥其作用。相比之下,我认为这种代代相传的气质和精神,才是我们科技进步的动力。更令我感触深刻的是我曾看到向先生自己所写的回忆他的先师的一片文章,其感情与我们同学说起先生时的感觉十分相似,也让我们感到我们应该也必须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而如果我们不但能传承这种精神,还能将这种精神最终扩散开来,那么我们的科学就一定会迎来最美好的春天。


https://m.sciencenet.cn/blog-795082-622481.html


1 王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