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oxiaol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oxiaolin

博文

野生的果子酸酸甜甜

已有 5818 次阅读 2012-10-22 08:22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校园, color, 最大的, 枇杷

在校园里摘果子吃其实是从去年开始,yj发现枇杷树后,我曾经摘下吃过。美帝的朋友们仿佛从未吃过此宝物,而校园里的那棵枇杷树确是在人流量最大的角落;光天化日之下栽果子似乎不雅,加上树高,蹦来蹦去的摘或狠命的摇树貌似都不太好。所以最后就看着枇杷果子在阳光下萎缩落下。

亚热带的水果绝然不是屈指可数的,前年放学碰到小区一个学食品的同学,带着我们到一棵桑椹树下,扒拉肥美的叶片,就看到一串串紫红色的桑椹果子。于是自己随后跑过去摘了几次。美帝民间估计不知道蚕为何处,更不用说养蚕了。每每看到那丰茂的桑树叶子,总觉得眼前一片白胖胖的蚕蠕动(人大了,对这般到死丝方尽的可爱的昆虫有些视觉上的障碍了)。

去年夏天在学校某个树下读书的时候,两个玩滑板的帅小伙子跑到我面前,问我要不要吃桔子。我当时真是受宠若惊, 他们则兴高采烈的说“这是他们目前找到的最好吃的桔子”,还遗憾地反问我“你难道从来没在校园里摘过果子吃吗?”两个帅小伙子这般殷勤,我当然要热情的回应,让他俩带我去摘桔子。那两个小伙子还真是极其认真地指给我看他们发现的结着最好吃的桔子的树。那一幕我至今印象深刻,只是这边野生的桔子,还是比不上国内南方的橘子汁多甘甜。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柑橘属植物是校园(亚热带)最常见的一种水果树,除了桔子,还有柚子和柠檬。春末夏初的时候,校园里开遍了白色的小花,香味扑鼻。而到秋天,树上就挂满了果子。可是我一直以为这些树结的都是桔子,直到最近才发现原来还长着比桔子个大的柚子,而且分为红心柚(就是西柚)和白心柚两种。这两天恰好我口干舌燥,知道柚子有清热之功效,于是就拽了树上的果子吃,一天两个。这下省了一笔水果费,窃喜暗喜!

其实在国内的时候,校园里也都有果子。比如北科大图书馆和体育场两旁的柿子树,在我刚进校的第一周,就和宿舍的同学在月黑风高的晚上,拿了撑衣服的长架子去敲柿子。校园里的柿子长势喜人,据说后勤部门是要集体采摘到农贸市场去卖的。所以我们当时的行为算是破坏学校公共财产了。在北师大研二的时候,发现了校园里的核桃树,算是长了见识,知道核桃树原来是高高大大的。树只有稀拉拉的几颗,估计应该算不上公共财产;核桃长好就被飞鹊啄了随便地掉在地上或某个倒霉蛋的脑门上,咣当咣当的脆响。

佛大的校园里的桔子树,结了果子,压弯了枝干,掉在土地里,由青变黄,再慢慢烂掉。我看了可惜,于是开始计划每天摘两个,塞进我的胃里。

******

(互动百科)西柚 - 功效

含柚皮,枳属、新橙皮,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钙、磷、铁、糖类等。

1、柚皮具抗炎作用,对病毒感染的小鼠有保护作用,能延长经X光照射的小鼠的存活时间。

2、新鲜西柚果汁中,含胰岛素样成份,能降低血糖。

3、西袖含多种维生素,以维生素C尤为丰富,故常食西柚有益于心血管病及肥胖病患者。

4、高血压患者常服用降压药,以排除体内多余的钠,维持身体正常的生化代谢平衡,但同时往往又使体内必需的钾流失。而钾对于维护心脏、血管、肾脏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西柚是少有的富含钾而几乎不含钠的水果。因此,是高血压、心脏病及肾脏病患者的最佳食疗水果。

5、研究发现,当人体过多地摄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时,营养过剩,血脂增高,大量脂质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黏附于动脉血管内壁,引起动脉硬化,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引起心脏病或大脑及肾病等病变。西柚含有丰富的果胶成分,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减轻动脉血管壁的损伤,维护血管功能,预防心脏病。

6、西柚还含有天然叶酸。叶酸不但对早期妊娠非常重要,在整个怀孕期也同样必不可少。孕期随着胎儿身体组织迅速成长,孕妇需要大量叶酸来满足胎儿的需要。叶酸缺乏不仅会使妊娠高血压症、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增高,更会导致孕妇患上巨幼红细胞贫血,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因此,西柚也是孕期妇女首选的水果。

7、西柚不但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更有助加快骨骼的生长。香港大学牙医学院首次利用西柚中的成分――西柚甙做实验,证实可刺激细胞中造骨基因,使兔子的新骨增生4倍,较一般的骨骼自然愈合快一天,预计未来数年后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9936-624959.html

上一篇:无题
下一篇:最后一场辩论

6 陈小润 朱晓刚 张鹏举 齐国臣 蒋德明 FloatingRos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