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多大比例的科研成果是垃圾或分母?多大比例的教学是有用的? 精选

已有 5975 次阅读 2012-11-16 19:45 |个人分类:事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教学, 科研, 教授, 研究员

  在各类非大学里的研究院,正、副、助理研究员们做研究或做项目是没办法的事情,这是端住饭碗的重要手段,如果不是唯一手段的话。
 
  大学的教授们不太需要这样,尽管也是压力重重,可是总不能从已经拿到的教授职位变成讲师吧?! 
 
  事实上,俺判断,95%的科研成果属于垃圾这个范畴的东西,要不,您老人家认真审视一下10年前自己做的东西还有价值不?
 
  恐怕只有特别自恋的人才会说:我每次的思考都是有价值的,包括十年前的,二十年前的。
 
  理性的人都会发现自己以前玩的那点东西啥都不是,纯属浪费生命(自己的),金钱(国家的),青春(学生的),嘿嘿。
 
  当然,没有这95%的垃圾,那5%也冒不出来,因为谁也不知道5%是哪一部分。如果提前知道了,95%的科学家别做科研,可以全部去卖红薯去了,毕竟大冷的冬天卖卖热气腾腾的红薯还有点用不是?可是,大家不是都不知道嘛。
 
  当然,好像伟大的饶教授知道,他知道北生所一定全部是对的,尽管他老人家没直接说北大那群搞生命科学的人全部属于浪费国家粮食,应该一个挨一个地枪毙掉,不过感觉背后的意思是差不多滴,嘿嘿。
 
  教书育人比科学发现要可控,因为教学的技巧是可以稳步提高的,科研能力则不然,需要一些悟性和天生的东西,而知识的综合与传播也是比发现新规律要容易得多。
 
  也所以,我一直觉得大学的教授就应该好好教书,顺带着如果愿意的话就做点科研也可以,如果实在不适合教书就到无教书要求的科研机构呆着,也不错。
 
  呜呼,不强调教书的教授,和不会科研的研究员,这似乎都是不对的。
 
  可是,为什么对教授的要求就那么高呢?非要让本质工作为教书的家伙们来专职做科研。
 
  你说美国,我呸!美国没象中国科学院这样的机构专职做科研(行业研究院单说),所以,他们只好逼着教授们搞科研,如果美科院也有100多个研究所,大学的教授就可以教得更好,活得更潇洒啦。
 
  嘿嘿。
 
  你觉得不对?!
 
  泼你脸上一盆冷水你就知道深浅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483-633234.html

上一篇:关于管理机制失效研究:其缘起、脉络、方法与应用
下一篇:关于科研成果:导师和学生的看法为何迥然不同,甚或相反?

29 陈楷翰 李学宽 刘艳红 陈小润 刘桂秋 逄焕东 庄世宇 迟菲 王康建 刘全慧 陆俊茜 李宁 刘建兴 吴浩宇 朱艳芳 曹贺贺 邢志忠 吴飞鹏 谢强 姜春林 张焱 蒋永华 方琦 杨正瓴 魏武 yxh3161 yunmu lihx1798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7: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