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机制的故事23】饭店里的翻桌机制设计

已有 4647 次阅读 2012-11-20 00:11 |个人分类:专论—管理学论稿|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管理, 饭店, 机制设计, 翻桌率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饭店里生意的好坏衡量的指标是什么?
 
  哦,是“翻桌率”,这个稍微解释一句,就是每张桌子一个吃饭区间内究竟能有几拨客人。
 
  有些生意好的饭店,翻桌率还是挺高的,每每外面都站了等待的人。
 
  当生意好的时候,饭店老板肯定希望提高翻桌率,毕竟,一桌子人在吃饭,吃差不多了老不走,显然是没有额外利润的,得把他们弄走才好。
 
  可是,怎么弄走已经差不多吃完饭的客人呢?硬撵肯定是不合适的,即便你好好跟人说“外面还有人等着”,也是很不礼貌滴,会影响客人的回头率。
 
  于是,得另外想辙。
 
  这里提供两个用于翻桌率提高的管理机制设计案例:
 
  案例1:沙漏。每张桌子上放置一个沙漏,设置为2个小时,如果两个小时内吃完,沙子没漏完,则按照剩余沙子的比例打折,剩得越多折扣越大。
 
  案例2:网络预定时间段。4点到6点,6点到8点,8点到10点,如此等等。如果你提前在网络预定好了,则肯定隐含了你愿意接受这个时间段的要求。到时候提醒你下一桌预定的客人要使用,你也就不好意思不走了。
 
  两个机制都不错。
 
  可是,还有更好的机制设计吗?
 
  【此机制对于生意不好的饭店,或者桌子特别多的饭店不适用!】
 
 
  【如果用我们的管理机制设计理论去梳理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在规制中改变“时间规制”的问题,而且具体到缩短时间的间隔,如果有兴趣,请参照我们之前的《管理机制设计理论》的故事集,还是很有启发滴,相应的理论就别看了,没啥意思,看故事就够了。】
 
以下是我们的管理机制设计理论在这个小例子中的具体分析内容,更详细具体的就不列了。
【目标:利润】
【机制设计主体:饭店老板】
【机制对象(客体):食客】
【介质:服务员、沙漏、网络订桌服务】
【时间规制:时间段、频率,开始的时间点】
【空间规制:每张桌子尽量多的人】
【动力:打折,下一次的餐券,等】
【约束:预定时的“要约”】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483-634200.html

上一篇:关于科研成果:导师和学生的看法为何迥然不同,甚或相反?
下一篇:二傻的牛文被和谐了吧?

7 陈小润 陆俊茜 王震洪 杨晓虹 yxh3161 zzjtcm changt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