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队员之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毛宁波 生活笔记

博文

【中国教育报】把握“四个第一” 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已有 3249 次阅读 2012-11-30 01:47 |个人分类:中国大学逸事|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人才培养, 科学发展, 人才工程, 中国教育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归根结底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立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教学工作的基础地位,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和科学发展。

  一是要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第一标准。可以说,大学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了培养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都应服务于人才培养。当前,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在高校已经形成共识,但在实际工作中科研是硬指标、教学是软任务的现象仍然存在,教育教学与其他工作“两条线”、“两张皮”的问题在不少高校还比较突出。对此,高校党政领导一定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放到人才培养工作上来,切实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作为第一标准,贯穿到高等学校建设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二是要坚持把高水平教师队伍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资源。必须把发现、引进、培养、使用优秀教师作为战略任务,加快建设一批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教学团队。大力实施高校重点人才工程,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学科优秀人才。高校应舍得开出优惠条件引进和培育一批学术造诣深、能带领本学科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注重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组建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高职院校应吸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门技术人员,不折不扣地落实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规定,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三是要坚持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要务。高校应牢固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成才观念,努力造就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促进文理交融,着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注重师生互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启发性、灵活性和创造性,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切实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探索建设高校教学联盟,打破学校之间、专业模块之间的壁垒,推进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的学分互认,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四是要坚持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动力。通过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强化对高校育人要素的统筹,以改革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全面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校长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保障高校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开展工作;探索教授治学治教的有效途径。完善高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保障体系和监测体系。进一步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切实加大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力度。总结推广高校组建理事会、董事会的成功经验,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9326-637618.html

上一篇:【光明网】临沂大学处长辞职当教授的另类解读
下一篇: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成立十年瞄准更高目标

1 喻海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