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ainwind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untainwind1

博文

蓝藻治理不应突出研究,科学家眼光应转向小流域黑臭水体治理

已有 4496 次阅读 2012-12-3 08:48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房地产商, 重金属污染, 生活环境

    黑臭水体一般指厌氧微生物大量爆发,水体呈现黑灰色的池塘河流等,这种情况在城市周边和城市内沟河大量存在。对民众生活环境的影响很大,周边商业环境也为之明显恶化,想必房地产商对此深有体会吧。临时性轻度磷氮,酚,COD,重金属污染的饮用水体污染了不要紧,水体中多用生物岛(别和我扯浮岛,自己算算生物量)种些眼子菜类,刚毛藻类,长些微生物类就能治理;水体一旦黑臭,那不是玩的事,广州赤岗涌一公里河段要2-3亿才能治好,维持费一天几十万上下,如果不切断污染源,换个高手上至少也得1000万,8万每天的维持费。
    黑臭水体增氧处理后,最好情况就是减轻到蓝藻爆发程度。我们污水处理厂进去的水基本是黑臭水体,出来的水大家稍微培养一下都是蓝藻爆发,而这些水最后都要汇集到江河湖海中去的,也就是说即使成本高昂的清淤截污,雨污分离,也绝对达不到官府和学者吹牛的:还一方清水的水平。有折腾那些蓝藻爆发的钱,不如引导研究价值更大的黑臭水体治理研究?
 
    从技术层面看,蓝藻治理难度已经不是特别大了。但黑臭水体的廉价治理技术还没怎么解决,看来看去就是水体曝气+清淤,城市内无法湿地处理时甚至硬化水底将污染物转移到江河湖海去,经常听到业内说“黑臭水体是水体的癌症”的畏难话来。有那些经费不要过多花在蓝藻治理上,上一级的污染没处理好蓝藻爆发怎么治理得动?再说了这个研究经费比较可能有房地产商,小区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拨款,搞这个更实在。
 


https://m.sciencenet.cn/blog-561693-638660.html

上一篇:吸附沉淀?酸化红土吸附砷的治理方法有些可怕吧?怎么还这么干啊
下一篇:学生在湖边玩蓝藻

17 赵建民 吴飞鹏 吕喆 李志军 曹聪 宁利中 蒋德明 廖晓琳 翟自洋 戎可 杨正瓴 庄世宇 张云 陈沐 张雪峰 liuyanqhu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