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z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zhao

博文

“倒置评分”:评价指挥棒的绝妙运用

已有 3247 次阅读 2012-12-12 23:33 |个人分类:其他|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指挥棒, 专业课

     记得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管理”还是一个很高深的学问,在所有专业课中没有一门是以“管理”命名的。工作后参加的第一次学术会议,与一前辈同室,得知她已经开设了“图书馆管理学”的课程并有相关教材出版,顿时对她非常膜拜,因为从心里觉得管理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管理被广泛用到许多课程中,有了“信息管理”、“文献管理”、“图书馆管理”、“古籍管理”、“期刊管理”、“数字图书馆管理”等等等等,于是管理褪下了它那神秘的外衣。等我有了写论文的需要后,居然第一篇正式发表的论文便是以“管理”命名的,好像是叫做“关于对人的管理”,具体怎么写的已经不记得了,但主要是在自己对图书馆管理的认识中,认为无非是对人、财、物的管理,面面俱到的论述需要写一本书,所以挑了自己认为最主要的人的管理,就其中的几个点作了论述。当时我们的馆长还就我的论文提了个建议,说以后可以把“目标管理”的概念弄弄清楚,与图书馆管理结合起来研究是个很好的方向。很惭愧,当时我根本不知道何为“目标管理”,找了几本书恶补了一下,却发现无非是确立一个目标后向那个目标努力而已,也就是我们平时一直在做的“制定计划”这个事情,顿时没了研究的兴趣,因为俺认为这个事情是属于头头脑脑们需要做的,咱这样的小老百姓去凑那热闹干嘛?
 
     但后来发现,目标管理的确是个很有效的管理手段,特别是这个目标如果定得非常明确且有考核评价机制,比如定出“量化指标”,基本上都能有很好的结果。所以,现在各部门都能拿出很漂亮的数据,小到图书馆,藏书量、购书经费、馆舍面积、高学历员工的人数或比例等等,因为目标中都有明确的指标;中到学校,学生人数、研究生人数、外国留学生人数、SCI论文数、SCI被引数、科研经费、专利、博士点、重点实验室等等,数据都是每年噌噌的往上蹿;大到国家,GDP什么的数据都是跟着指标走的。这不,中国的SCI论文数已尽达到世界第二了,专利申请数更达到世界第一了!被引次数现在虽然还排在世界第六,但只要定下指标,排名的上升肯定很快。为什么?因为考核各单位的绩效就看这些数据啊, 单位的目标管理也层层分解,到学院、到系,而学院对教师的考核当然也要数数了,根据这些数据发钱、定岗。
 
     当然了,虽说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但实际上人的潜力却是有限的,有些数据并不会无限上升,总会遇到瓶颈、遭遇停滞,此时便需要管理者的智慧了。今天俺看到了一个管理中把评价指挥棒绝妙运用的典范。“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的论文,视为研究生独撰;第一作者为学生,只能获得60%的评分”(见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272767.shtm)。从老师的角度看,要在研究生写的论文中署名便有点不好意思,特别是那些并没对论文有多少贡献的导师,还要让署名为第一作者更说不出口了。研究生则或者出于对导师的尊重,或为了论文更容易发表,署上导师的名,心里未必完全乐意。但有了这样的规定,即便导师谦虚不愿署名为第一作者,学生求着你也要让你当第一作者!而最后的结果是双赢的:老师加分了,绩效提高了,学生也加分了,拿奖学金了!作者还是那个作者,论文还是那个论文,绩效却大不相同,多好啊!


https://m.sciencenet.cn/blog-69474-642051.html

上一篇:女孩被斥“蝗虫”与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障碍
下一篇:莫忘历史:南京大屠杀

5 李伟钢 武夷山 喻海良 dulizhi95 xuyigangh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