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歌且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y229668880 I am a toxicologist, and an epidemiologist. Interestingly, I am also a Big Data analyst. You don't believe?

博文

中国自然科学教育的失败之处

已有 2624 次阅读 2012-12-16 02:3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哈哈

有感于国内医学统计教育极其败笔,误导了多少学生!!

恍然之间,明白了中国自然科学,从基本教育的数理化教学到研究生的科研教育,失败之处。

如果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从为什么需要这门学科,这门学科是怎样诞生的,本学科的名家们采取了什么奇特的、与众不同的、巧妙的、富有启发性的、一针见血的、开创性的思维方式解决了该学科某一子问题,这个问题对于整个学科的目的起了多大的推动作用,而为了完成这个整个学科的目的,还需要做些什么。了解该学科起于何而又至于何。

如果对每一个定理、公式、知识点等的来龙去脉,像讲科技史那样,讲的一清二楚,会对孩子幼小好奇的心灵产生多大震撼?

而目前中国各个学科的教育,是专家们将知识总结好了,填鸭式教学,灌输到学生脑袋里。然而,这种做法可能违背自然规律,扰乱了思维流程。因为,总结好的知识体系,虽然利于记忆,但不是按照进展式排列的,是无法令晚辈们体会到学科或知识点发展的真正流程。

会有多少基础教育的老师意识到这些问题?!国家之伤!中国无创新之源泉!

获得知识的快感,不应该仅来自于记住的知识是多么的博大系统(看我掌握了整门学科的系统而条理的知识!),而更应该从学科或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中,体会到非线性的、甚至坎坷的思维发展脉络,学到真正的思维方式。

正是殊途同归,任何学科究其竟,不就是辩证法、逻辑学等等科学界里的“普世价值”么?(人们将超越地区宗教的、人类共同的道德追求,定义为普世价值)。

谁能总结一下我们科研界的“普世价值”,教给学生这种纯粹的科研工具以探天地之奥秘,达造化之极端呢?回想以前基础教育,如果碰上一位有意识教学生这些“内含”的老师,是何其幸运,会少走多少弯路?

同样,社会科学不也是这样么?如果人们掌握真正的社会科学思维,不可以成就“意识的觉醒”么?


https://m.sciencenet.cn/blog-81433-643090.html

上一篇:讲座感悟:我对科学史的理解
下一篇:重温一段话,以度过这艰难的时刻

3 文峰 肖建华 宋铁成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