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应骅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in 一位IEEE终身Fellow对信息科学及其发展的看法

博文

功能,技能和技术(121224) 精选

已有 5538 次阅读 2012-12-24 09:01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技术, 功能, 技能

功能,技能和技术(121224

闵应骅

 

       这题目其实只有四个字,如右图所示。除起始和终端节点之外,一个节点有两个入度,一个节点有两个出度。四个字,构成三个词,可功能、技能和技术还是很不相同的。

      今年年初,孙女从美国给我带回来一个iPad。儿子很热情地给我和他妈妈解释这东西该怎么用。我知道了它那几个开关和插口以后,就走开了。因为,那么多的功能靠他解释给你听,你是接受不了那么多的。靠自己去摸索、去实践。那些东西也没什么复杂的。自己想干什么,现学也来得及。别说是计算机,现在的电子产品,无论是手机,照相机、电子书、平板、收音机,功能都多得很。但是,用户经常用的,不过是很少的几种。就说上网,功能当然多得无法枚举。但是,用户在网上所做的事情,每人也就那么几件,访问的网站也就那么几个。不过,各人有所不同。据说我国有5亿人有手机,可以上网。我老弟在农村,他也有手机。但是,他的手机只用来打电话,连收发短信都不会。因为,发短信要中文输入。现在智能手机很热门,我就不知道智能在何处。iPhone不过就是一个iPad屏幕小了而已。这些功能,千变万化,源于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有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有些功能,随手就做了,并不费劲。譬如加计时功能,甚至来个闹钟,不是什么难事。而一个新手,要学会使用这些功能,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还真不行。

      今年去日本签证要照片。我到照相馆照完以后,一个小姑娘帮我PS,把那些老年斑去掉。她说也不能去掉太多,否则就不像了。她那动作,简直只听见噼里啪啦,根本看不出来她用的是什么命令。我也用过Photoshop,只会一些简单的功能,而且很慢。因为命令太多,各种修饰照片的办法,非专业人士不可能学得那么全、那么熟练。他们是通过几个月的培训班学出来,再通过实践锻炼出来的。这就是技能。技能可以作为一个职业,帮你找饭碗、挣工资。

      用了一段iPad发现它的显示的确非常好,联到数字电视上看电影、电视剧,清晰度就是高。没有任何其他的PC机、笔记本,可以显示到1080p,只有iPad可以。我很好奇,iPad的屏幕是怎么做出来的?我儿子是学化学的,他说这屏幕要分成许多块,从材料、涂料、亮度,都需要特殊的考虑。我问一个德国朋友它是怎么设计的、怎么控制的?他说这属于保密范围,肯定不是一家公司完成的。这就是技术。从报上看到说,我国现在是汽车生产大国,飞机也能制造,但是发动机还靠进口。我国自己能造潜水艇,但噪声大。人家的潜水艇靠近了你才能发现,而我们的潜水艇很远就听见噪声。我们的加工精度上不去。不是每一个工件精度都不行,而是精度不能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时好时坏。这就是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核心技术。不提高我们的核心技术,就不能成为技术强国。

       一个电子设备,功能可以很多,单个用户用的并不多。用它是容易的。但是,用得很熟练,就是一种技能。社会需要一大批这样熟练的技师。而最难的是实现这些功能的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我们的战略研究、远景规划,公司的广告,都是功能性的。说一个新产品,又增加了什么功能。这些功能,外行人看来很动人,内行人看来也许是小菜一碟。而从技术的角度讲,难点根本不在这里。难点是核心技术。要不然,为什么说大公司对研究成果的态度是:一流成果要投产;二流成果请专利;三流成果发论文。科学研究要以公司为主导,就必须着重核心技术,少搞那些花里糊艘的表面工夫。我们要求美国放宽技术出口中国的限制。这就说明我们的许多技术不过关。比SCI论文数那是虚的,而核心技术才是实实在在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0937-645782.html

上一篇:国际会议有多种类型吗?(121216)
下一篇:用数字说话 看科研环境(121225)

23 张伟 曾杰 黄顺谋 赵凤光 曹聪 喻海良 曹裕波 葛兆斌 苏德辰 李伟钢 吴浩宇 徐明昆 安海龙 黄育和 李本先 李毅伟 丁国如 秦川 张冠军 俞立 anran123 dulizhi95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2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