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人为何会英年早逝?

已有 4854 次阅读 2012-12-31 00:18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原因, 英年早逝, 量变, 质变, 非线性作用

今天俺回老家过元旦了,回家后在和兄弟们喝酒闲聊时,俺二弟说“你的一个发小因突发脑溢血去世了,你知道吗?”

俺很吃惊,也很悲痛,为何一个51岁的兄弟会英年早逝呢?

这位同村的发小从小学到中学和俺是同学,因各种原因未能考上大学,和俺的关系很好,每年春节回家时都会一块喝酒聊天。他曾任俺村的村委会委员,目标是想混个村长干干,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

    俺悲痛之余,想为何包括许多知识分子在内的人会英年早逝呢?想了半天,终于明白了,都是累死的。

除极端的情况外,身体累,一般死不了,因为体力可以恢复。身体累了,卧床休息几天,或找几个朋友喝喝酒,放放歌,总可以恢复过来。

心累是可怕的,长期的心累可导致焦虑,乃至心“死”,人的食欲、睡眠、乃至精神状态会一落千丈,人的免疫力会降低,“潜伏”的各种疾病会趁机找上门来。

人都有一个或几个追求的目标,目标实现了,没事儿偷着乐,心态好了,食欲、睡眠、免疫力都会好,不想长寿都难,已当选的院士们大都长寿已经证明了俺的推论,无需赘言。

人们都知道量变质变的原理,即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这种理解是有失偏颇的。从非线性科学的角度出发,量变引起质变必须有非线性机制的作用,否则,量变永远不可能引起质变。为便于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一个圆球,放在一个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以后不管怎样再增加球的质量,球永远处于静止状态,除非降低球和斜面之间的摩擦(非线性作用)。

人体内都存在着致病因子和免疫力因子的协同与竞争,正常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当某人心累处于焦虑状态时,致病因子将战胜免疫力因子处于致病累积状态,当累积到一定状态,俺推断人体内将有某种非线性因素的作用(如蛋白、基因、细胞间目前尚未可知的作用),量变导致质变,渐变诱致突变,发生某种不可逆过程的病变,最终导致“绝症”的发生。为何癌症病人在症状明显时,往往是中晚期呢?可能的答案就是在非线性机制作用下,质变后的显现。这时,已基本不可救药。

目前,如癌症一样的绝症,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或许是科学家们还未意识到致病的非线性因素是什么?什么状态下会发生非线性作用?作用机制如何?这或许是癌症研究未能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

人若想长寿,科学合理的饮食、经常的运动必不可少,但关键是要有阳光的心态垫底。若每天有好的心态,生活定会“幸福的像花儿一样”因长寿写入吉尼斯纪录的可能随时都会降临。



https://m.sciencenet.cn/blog-575926-648018.html

上一篇:参加王院士生日晚宴感怀
下一篇:【中吉边境地震区】的小震群事件持续

9 张骥 陈安 曹聪 陈小斌 齐国臣 张红光 陆俊茜 魏武 徐绍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