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年轮实验室与新疆最早的树木年轮分析.

已有 4695 次阅读 2013-1-1 18:39 |个人分类:个人介绍|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实验室, 树木年轮

年轮实验室与新疆最早的树木年轮分析.

今日,我国有个国家级的树木年轮实验室。它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对天然树木年轮的分析获得数百年来的当地自然情况,如降水、温度等等。实验室装备了世界一流的对应设备,保存了大量的树木年轮样本,研究人员则每年发表大量的有关论文。这个实验室就设在新疆的乌鲁木齐。

我国树木年轮研究据有这个布局自然有其历史原因。这里则简单追述一下新疆最早的树木年轮分析的事。

上世纪60年代新疆的科技刊物不多。其19638月号的“新疆科技情报”杂志发表了“从树木年轮探讨新疆近百年的气候变化”一文。作为分析者和执笔人,我是其第一作者。年轮的采集者,权之钧、王寅生是第二、三作者。就我所知,这是新疆年轮研究的最早文献。

60年代初,一次我去天山气象站,从进天山工作的水利厅的权之钧和新疆科学分院王寅生处取回了他们在天山北坡采集的云杉树的年轮样本三个。这个事本来是兰州冰川科学研究所施雅风研究员动议采集的,而我取回样本做分析也是得到他的同意的。

把年轮取回以后我就放在我工作的新疆气象台。那时我在搞新疆长期天气预报。于是分析树木年轮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也就名正言顺地属于工作需要。我就在统计员(郦佩铭、梁永芳等)的配合下读取了每年的当年年轮的宽度。三个年轮样本的树龄从100多年到300多年,分析发现在有乌鲁木齐的降水气象的平行资料的年代,其暖季降水量与年轮厚度有明显的正相关。有这个结果,也就形成了前述的文章。而这应当是新疆树木年轮研究的最早文章。

70年代,以李江风为代表的新疆气候工作者也在国家支持的情况下进一步开展了更大规模的采样与分析。并且取得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随后(80年代)在新疆科委的支持下,修建了保存年轮样本的“年轮库”—21世纪的我国国家树木年轮重点实验室的前身。这些都是很有眼光的做法。而这些努力,也就逐步形成了新疆在树木年轮研究的综合实力。

最初的三个树木年轮样本是放在气象台的天气图图库里的(记得我为之拍了照片)。但是它没有明确的国家样本资料地位。也就说不上气象台应当保护它,还是可以随便扔掉。经过文化大革命,也就散失了。

今天树木年轮研究早已经是国家行为了。而我最早的树木年轮研究则属于个人的自由探索性质。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24-648599.html

上一篇:2012岁末我国降水稀少,总量不足1亿吨,总面积占国土3%
下一篇:2013.1.2日新疆温度湿度的平均值与笼罩面积报告

4 周少祥 李万峰 庄世宇 zhxftcl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