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大师——陆志方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stone2009 云水随缘,清明在心 何妨向红尘深处借青山

博文

大火的拷问

已有 2860 次阅读 2013-1-7 23:04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悲剧, 大火, 收养, 兰考

兰考的一场大火把七个弃儿的生命吞噬了。此后,除了收养这些的弃儿的“袁妈妈”再次成为近期社会关注的焦点,兰考的一些官员、各路记者、民众的七嘴八舌……一一粉墨登场。大火常常有,似乎唯有这场大火,才引起了如此喧嚣的吵闹声。而这样的喧闹中,我们是否可以梳理出良善、丑陋、真情、漠然?这可以是一次残酷的拷问,用生命为代价的拷问!但这场大火的拷问,是否可以拷问出我们每个人深埋心底的呼声!

我们从报道中看到了袁妈妈的悲痛,她曾经一次又一次面对过弃儿的死亡,当又一次面对死亡,却是大火里的七条活生生的生命,她哭嚎着,她多想冲进大火里把孩子抢出来……可是一切都来不及了。她也许很懊悔,没有仔细排除火灾的隐患;她也许会自责,没有能力给孩子们好的生存条件;她一定背负了沉重的压力,没有让这些孩子还能“活命”。

当兰考的官员斥责袁妈妈“非法收养”,埋怨袁妈妈“私自收养”的时候,他们是否真的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许,他们只是对大火、对袁妈妈收养弃儿,充满的愤怒。因为这场大火,他们必须面对公众,他们的帽子有可能收到影响,他们为此而恼火。在还没有设计好完美的开脱辞的时候,试图以袁妈妈的“非法”、“私自”等“定论”,把责任一卸了之。我们无法知情,他们的内心里是否还会有一丝其他的懊恼,比如:为何不早把该做的工作做好?

大火的炙烤之下,那些弃儿的生父母们,是否也该有所反思?他们有没有想过,袁妈妈在努力地养着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本可以接受到好点的照顾。即使他们也很困难,比起袁妈妈来,能算得了什么呢?即使孩子有着残疾,为什么不能给他们一程爱的照顾?假如还没有做好准备,为什么要那么草率?

我们的社会体系中,是否还有可以做的工作,可以为避免未来的悲剧做好充足的准备?科学而严肃的生育观,严谨而普及的孕期检查,充分的公益宣传,适当的宽容……要做的事情也许很多很多,需要我们思考很多,努力很多,不只是大火的余热还在时。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6242-650758.html

上一篇:打仗的工作
下一篇:认识问题是我国医改的根本问题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