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唯真 做人至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a 关注人口学科发展,探讨GIS技术问题,进行科学数据整合。wya486@163.com

博文

政府信息化要务实,要让用户能用、愿用,而非一味贪大务虚、圈钱

已有 2399 次阅读 2013-1-8 09:33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信息化, 碳排放, 怕的死, 无纸化办公

博主注:
 
信息化的作用在于共享、准确、及时、便利。某些信息系统建成后除了给各级领导视察时展示一下以及向上级提交不公开的内部测算报告之外别无它用。内部报告之所以都不公开,不敢接受外部公众验证评估,很大程度是由于测算参数和方法为一家之言,把握不大,底气不足。有些政府的信息化项目由于设计时没有专业人员参与,只向领导和管理人员征求需求,导致设计不合理,不但不好用、不能提高效率,反而问题百出增加基层人员工作负担,被基层工作人员称为“怕的死”。
 
一个好的业务信息化系统,应该是基层一直盼望使用的、实用高效而且能够真正减轻基层负担,同时为高层提供真实、及时、准确数据依据的系统。这样系统的建设必须有专业人员指导,有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而不可能只凭一个纯计算机软件公司臆想妄为的。
 
现在一些非专业的管理人员片面迎合领导意志,把国内外教科书上的已有模型照猫画虎的仿造集中起来,妄图模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巨系统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耗费科技部数千万经费,古今中外都是没有的。国外信息化发展了上百年,从不做这样的系统,是人家技术不行还是经费不足?非也,只因为人家很清楚,这样大而空的系统是没有用的。中国人这样做了,除了证明其设计者不懂科学之外,别无他用。
 
更有甚者,为无纸化办公而部署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却因惧怕网络攻击规定只能运行在物理隔离的内网环境,为此每人多配发一台pc机。美其名曰是无纸化办公节约开支,但多增加的计算机硬件、光盘耗材和电力消费,似乎抵却数十年的纸张费用,也极大增加碳排放。其实,涉密文件毕竟是少数,可以用纸质传输;而多数文件皆可通过电子邮件处理即可实现无纸化。可见,信息化的设计和实施,不是仅凭领导意志就能完成的,没有科学评估,便会违背科学发展。
 
是否可以概括一句:某些政府信息化项目,要钱时口气很大,似乎能解决大问题,实际运行却成为花瓶摆设、鸡肋、甚至负担。之所以这样,根源在于没有科学专业的指导。
 
 
山西耗资8.5亿监控系统未监测到苯胺泄露
 

耗资8.5亿监控系统无作用?

姑且不论排水和排污管道仅以一个阀门分隔这一设计是否合理,以及例行检查是否存在疏漏,即使是发现泄漏后的有关方面的处置,也存在诸多争议之处。

根据山西省2011年制定的《山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山西省政府应当在当天就接到报告并上报。

按照官方说法,山西省环保厅直到事故发生后第5天的1月5日才得知情况。但本报记者调查得知,天脊化工已安装了直通山西省环保厅的“在线实时监控系统”,如果这一系统正常工作,山西省环保厅本应能够实时监控到事故的发生。

公开资料显示,山西省环保厅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全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领导组,由环保厅长担任组长。2008年3月,总投资8.5亿多元的全国第一个“监控合一”的省级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在山西建成并投入使用。

安装该系统的企业的排污数据,将通过GPRS无线网络VPN专网,实时地发送到山西省环保厅的监控室内,如果数据排放超标或净化设施运行不太正常的时候,监控室设在污染源的在线监控系统控制柜,给企业实施相关的控制功能,如强制停电等。

本报查阅山西省环保厅官网发现,天脊化工恰恰是山西省环保厅负责监管的自动监控企业之一。

在1月7日上午召开的发布会上,长治市市长张保称因对污染危害性估计不足,“未及时向省政府上报有关信息”,并作出道歉。

而本报记者致电山西省环保厅,询问为何在此次事故中,这套总投资8.5亿、号称全国领先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未能起到防范并及时发现事故的作用,得到的答复是“此问题须由目前在长治市的厅领导回答”。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1711-650844.html

上一篇:从“新交规”看“官僚行径”--兼论“科学发展观”与法治社会
下一篇:看不懂的南方集中供暖呼声

2 王芳 韦永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5: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