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xia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xia2011

博文

中医的元神和现代中医教育

已有 3630 次阅读 2013-1-27 19:3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中医教育

中医在现代常受一种责难,认为其不科学,这成了中医需要改造的理由之一。这是中医之错还是教育之误?责难前是否要先弄清楚?以阴阳五行为例,很多人一听这个第一反应就认为是迷信,因为大量算命书用的是这个东西,却不知道这是一种统合天地万物的论道说理的方法学,古代的自然科学、天文、地理、兵法、武术等学科或领域都在用它,就像电脑是一个工具一样。被命理风水拿去用并不是这个工具的过错。但现在老百姓最多接触阴阳五行就是那个门类,导致很多人对古代文化下意识地产生抗拒。

一些人实际是在对中国古代文化没有基本了解到前提下,仅凭感觉就以“阴阳五行就是迷信”为论据或立场来认定“中医不科学”的,其实,论争是要有前提的,就是对这一学科有个基本的了解。学习中医,要有一番观念认同和文化背景知识普及的功课要做。这是教育的某种悲哀,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母体文化首先是不了解,第二是认同度不太高,没有多少自豪感,一些人甚至带点自卑感,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教育者们是否需要反思一下?民族文化和价值核心,才是一个民族的真正命脉。就是认同者也有不少的问题,比如 阴阳五行学说,实际是一种源于自然的论道说理之学,但不少学用中医的人,仅是将之当作简单的归类模式,并没有真正从“道”的意义上理解它或使用它。 本来中医是扎根在古代文化背景上文化含量很足的医学,很多观念跟文化有关,如今却慢慢跟文化背景割裂而变成纯粹的医学知识,这就离“根”了。

今天我们评判中医是否“科学”,用的基本上还是最早、最苛刻、也是被垢病最多的,将科学理想化的逻辑主义的一元标准,习惯了惯性思维的人们,所受的基础科学教育是以物理、化学为代表的学科,就下意识地把这些学科当作唯一的科学形态,因此也以为科学有着唯一的划界标准。事实上,上世纪以来,关于科学划界问题的讨论在西方大体经历了逻辑主义的一元标准-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消解科学划界-多元标准等阶段,显示出科学划界标准从清晰走向模糊、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倾向。如果按照早期标准,甚至连相对论都不被归入科学之列。但是科学的发展是历史的、动态的,作为科学划界的标准就应该是历史的、动态的、相对的、多元的。若以历史的、多元格局的眼光看中医,中医应该是现代主流科学之外的另一种科学形态,一门以古贯今的复杂性科学。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要点就在于:西医本质上没有求道的欲望,故为析理之医学;中医是以理证道,以道统理,道理合一的医学。中西医两者在“知”上的取向与所含范畴并不完全一样。中医并非“医学”、“医术”或“医技”所能涵盖,更大的气象在其“医道”,这才是中医的地基,中医若要谋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则与其地基重新接气就成为必须。
 
最近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标准”明确规定,中医学生除了专业素养外,还得拥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希望这一标准要尽早落实,中医学生必须要对孔孟、老庄思想,甚至风水、佛学等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这对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是非常有帮助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636601-657051.html

上一篇: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
下一篇:“秘方”不应该成为消费者安全的障碍

4 武夷山 蔡辉儒 zhanghuatian anonymit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