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xia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xia2011

博文

“秘方”不应该成为消费者安全的障碍

已有 2723 次阅读 2013-1-29 12:5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安全, 障碍, 配方

2013年1月17日,湖南天戈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罗秋林一纸诉状递至衡阳市蒸湘区人民法院,被告方是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在当地的销售商家,其诉讼理由是云南白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人格尊严权。

云南白药于1902年由云南名医曲焕章创制,曲独家掌握其配方并秘密配制。1955年,曲家人将“云南白药”秘方献给了云南省政府,次年国务院保密委员会将该处方、工艺列为国家保密范围。1984年8月国家医药管理局将云南白药配方、工艺列入国家绝密。
云南白药公司对外宣称,一直严格遵守各项有关云南白药保密的规定,从未向外提供过云南白药处方及工艺质量标准。
因此,在国内消费者购买的云南白药说明书中,并没有标明成分及各自含量。罗秋林律师认为,“这将造成医生没办法准确知道该药成分,以及有可能造成的排斥反应。”

此外,罗秋林对本报记者表示,自己于2012年5月托人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沃市阿登路3536号美国太子行(Prince of Peace Enterprises,Inc.)购买的云南白药散剂产品,发现说明书中对所含成分及各自含量都标明得很清楚。这就是罗秋林提起诉讼的第二个理由,侵犯国内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权。

1月18日中午,云南白药答复本报记者说,针对云南白药在美国销售时公布成分的问题,公司曾于2010年时做出过相关说明,公司不准备再次回答同一问题。据了解,当时白药海外公司一位高管表示“这是选择尊重当地的法律与消费者习惯,我们没有违反保密的原则”。
=================================================

最近我看到的这则关于云南白药的新闻很有意思,我认为这件事情和十几年前的“龙胆泻肝丸”事件一样,都应该记入中医药发展的“史册”。牢记一些教训,有助于中医药体制的不断完善。

其实不仅仅这位罗律师要起诉云南白药,几年前同样因为侵犯知情权起诉过云南白药的还有成都律师赵因。

2009年6月2日,赵律师由于身体不适有出血现象,购买了云南白药服用。

赵因描述到,当晚按剂量第三次服用云南白药后不久,自己开始出现异常烦躁、口腔发麻的症状,之后突然心脏开始剧烈跳动,呼吸困难。做过临床医生多年的赵因采用了闭气、按压眼球等临时救治措施,但半小时后依然如故。后被家人送至华西医院急诊,急诊室在检测了血压和心率以后马上把她送进了第一抢救室。两个多小时后赵因的心跳和呼吸才恢复均匀。

从事药品研究多年的赵因想到这是否与服用云南白药有关。她拿出云南白药说明书,没有发现药物处方成分,但是看见不良反应写着:……心慌、胸闷……立即意识到她的发病可能与云南白药有关。

据几年前的新闻介绍,赵因具有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执业律师证书,在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曾在美国进修并从事临床医生工作,回国后在成都恩威集团担任药物研究所所长,并任北京市中论文德律师事务所医药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律师协会医疗交通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这两起“药物起诉”其实一种叫“草乌”的草药引起的,草乌,又叫“断肠草”,就是小龙女和杨过吃过的那个东西。现代医学告诉我们,草乌因为含有乌头碱,所以才具有毒性。其实我并不担心云南白药中的乌头碱,乌头碱的致死量是0.4mg,要是云南白药中的乌头碱真的过量,那么国人早就吃死一片了。但是这样的剧毒成分,必须标明,因为几年前就有过过量食用云南白药致死的例子。而云南白药的说明书上仅仅表明不良反应是不够的。

要标明草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草乌除了含有乌头碱之外,它还是传统中药“十八反十九畏”成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中药传统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中表明,乌头反半夏、贝母、白敛、白芨,同时畏犀角。半夏、贝母均为常用的感冒咳嗽药物,也就是说如果患者不知道云南白药含有草乌,那么就有可能由于同时服用这些药物导致不良反应或者危险的发生。中药炮制能够减少草乌的毒性,但是炮制之后的中药、仍然受十八反十九畏的约束,也就是说如果患者不知道云南白药含有草乌,那么就有可能由于同时服用这些药物导致不良反应或者危险的发生。



就算配方要保密,也应该公布一些能够对患者造成伤害的成分,在患者的安全面前,保密配方实在不是一个好的理由。



https://m.sciencenet.cn/blog-636601-657571.html

上一篇:中医的元神和现代中医教育
下一篇:不入流的话还是少说为妙

4 陈学雷 蔣勁松 zhanghuatian anonymit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2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