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美国干旱仍会成为2013年的主题

已有 4506 次阅读 2013-2-22 05:3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地震, 暖冬, 美国干旱

美国干旱仍会成为2013年的主题

       杨学祥

 

回想2012年,想必玉米种植带的严重干旱以及大西洋沿岸中部各州的暴风雨还让各位记忆犹新,而美国气候数据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已经成为美国历史上最热的一年。

    最热是有多热呢?以往不同年份之间的气温差一般为3.2华氏度,而去年则打破了1998年的最高纪录,气温比往年高出55.3华氏度(相当于12.94摄氏度)。

纽约时报采访的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科学家Jake Crouch表示,“这次高温不同寻常,且持续很久。干旱毁坏了大量的玉米和大豆,并推动农产品价格出现螺旋式上升。这场干旱的严重程度可以和50年代的那场干旱相比,虽然比30年代的那场尘暴干旱年差了一点点。”然而随着作物的生长期结束,干旱的范围开始缩减,但是干旱的严重程度并没有降低。Jake Couch表示目前61%的国土仍在承受着干旱的困扰,“我预测干旱仍会成为2013年的主题”。

http://news.fund123.cn/html/content/26/2013/01/254991_1.html

 

2012726,美国国家干旱减灾中心(National Drought Mitigation CenterNDMC)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三分之二的国土正经历干旱。“此次干旱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影响面积最大的一次”,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发布的报告称。干旱监测图显示,美国64%的面积处于中度干旱状态,46%的面积处于非常和极度干旱状态。其中美国中部地区是干旱最严重的地区,沿海和北部边境地区情况稍好。报告表示:“在大平原和中西部数州,粮食损失增加,牧场开始屠宰牲畜,树木的树叶和枝条因缺水掉落。”

725,美国农业部将31个州的1369个县划分为干旱灾区,这也是农业部首次将如此多的县列为灾区。

不仅仅是少雨,偏高的气温也加速干旱的发展。20126月是美国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6月。同时,3月和6月还出现破纪录的高温天气。7月,美国多地的最高气温纪录也被打破。

http://news.ifeng.com/world/detail_2012_08/06/16590650_0.shtml

 

2013-2014年强拉尼娜事件加剧美国干旱

 

拉尼娜事件是造成干旱的主要因素。201110月至20125月,赤道太平洋出现一次拉尼娜事件。“拉尼娜”通常会造成北美部分地区干旱。同时,在去年冬天,美国大陆降雪偏少、温度偏高,因此在春天和初夏土壤蒸发水分更多,愈加干旱。

 

根据WSG最新提供的1948-2020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校对值和2020-2040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计算值,可以得出2010-2040年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预测的最新结果。

 

1  2010-2040年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预测

 

时间

2010

2011

2012

2013

2015

2016

2018

系数

 -3

 9

11.5

 -4

10.5

 -2

 11

预测

 

 

 

 

时间

2019

2021

2023

2024

2028

2029

2030

系数

 -3

 8

 -2

 -3

 -3

 9

11.5

预测

 

 

 

 

 

 

 

时间

2031

2033

2034

2036

2037

2038

2040

系数

 -3

10.5

 -2

 11

 13

 -2

 9

预测

 

 

 

 

 

 

注:日食-厄尔尼诺系数负值为负数两年累加值,日食-厄尔尼诺系数正值为正负系数累加值。

 

2010-2040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的年份为2011-20122015201820222029-203020332036-20372040年;可能发生拉尼娜的年份为20102013201620192023-20242028203120342038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3644.html

 

最新监测结果表明,2012年的厄尔尼诺状态从6月到8月只维持3个月,未达到厄尔尼诺标准,夭折的可能性很大。拉尼娜的来势凶猛,在12月中旬超过-0.5℃异常底线(见图1)。125-47日及730-11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预计2013125-47日拉尼娜会得到进一步发展,730-116日进入高潮。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得到加强,厄尔尼诺受到抑制。

20121118-1月23(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20132月德雷克海峡海冰最少,3月赤道太平洋海温最高,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如果上述因素达到最强状态,不排除厄尔尼诺指数由低到高转变的可能性,即使不能达到厄尔尼诺标准,也会将能量积蓄到2005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中。

 

SST Anomaly 201212 (center)

1 201212月-2013年2月厄尔尼诺指数变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4458.html

function errorhandle_clickhandle(message, values) { if(values['id']) { showCreditPrompt(); show_click(values['idtype'], values['id'], values['clickid']); } }

 

1964年美国创纪录暖冬和特大地震

 

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肯塔基州巴杜卡(Paducah)地方分局,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 Girardeau)2日气温达华氏65(约摄氏18.3),创下历年22日纪录新高。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2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2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约摄氏16.6)

  2月以较往常温暖的天候展开,在此之前,吉拉多角经历了史上第5热的1月,诡异天气也让华盛顿特区(Washington D.C)遭遇历来第17热的1月、凤凰城(Phoenix)迎来第3热的1月,密执安州的安埃布尔(Ann Arbor)则出现第13热的1月。

气象学者约克(Mike York)指出,吉拉多角今年1月平均气温为华氏39.2(摄氏4),比历年平均气温的华氏32.7(约摄氏0.4)高出超过华氏5度。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04/100423881117.shtml

 

敏感的历史性事件巧合令人惊异:1964年和197422日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共发生7次强震,1964年北美洲阿拉斯加地震是第6次),2012年同样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2013年前已发生6次强震,下一次地震尚在酝酿中)。

1964327北美洲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发生了9.2级地震,下一次特大地震也会发生在北美洲吗?

大量事实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强震活跃期和低温期。美国反常暖冬和强震的同时发生是构造运动对气候变化的正常反馈,能否成为规律需更多实例的检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685.html

 

我们在2008年提出2014年可能发生9级以上特大地震,2010年徐道一根据特大地震54年周期,推测西半球2014年可能发生特大地震。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2011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在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08年汶川8.3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1045墨西哥7.5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2个或3个特大巨震的时间间隔为5354 a,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1960年智利的特大地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07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2027.html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2010227智利发生8.8级地震,北美的地震也指日可待。最近在南北美洲的周围,6级以上地震频发,2012-2014年美洲强震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096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169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30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2013年的美国持续干旱值得关注。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663971.html

上一篇:雨雪大风降温雷暴侵袭安徽中南部 40万人受灾 :不是暖冬是冷冬
下一篇:结束还是补充:科学家挑战地幔羽假说

1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