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说不尽的 PHD 精选

已有 13946 次阅读 2013-2-26 11:20 |个人分类:立委随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博士, PhD

提起 PhD,大众心目是最高学位,高高在上的科学家,也有反讽说,傻得像博士(顺便提一句,最傻的还不是博士,博士之上还有博士后,博士后中还有做了n届的资深博士后:资深博士后比资深美女还悲壮,学富五车却不得不把大半辈子耗在学校实验室了,给教授做学术苦力;以前国内一提博士后,都觉得不得了,wow,以为是比博士还高出一头的超级学位/荣誉,完全不知博士后的吊丝形态)。可不,中小学10年,大学到博士通常至少要10年(其实不少人本科以后还花了10年左右才拿到博士:国内念硕士三年,来北美进入博士program,通常要五年,稍有差池就可能拖 8-9 年),一辈子到60岁退休,其中1/3 多在学校里面圈着,不傻也难。发现一个不算罕见的现象,没有博士头衔的成功人士往往在社会上混得更好,但是他们里面不少人为当年没做完博士(有的没去申请博士program,有的是选择中途退出)似乎还是心中的一个结,说起博士来,总透着一股酸酸的味道。你要不小心叫他一声某博士,他就赶不及地纠正,要与博士划清界限。

10年媳妇熬成婆的博士呢,除了少数幸运儿侪身教授特权阶层外,我们这些陪绑的PhD,心里一样空落落的,觉得浪费太多时间了,错过了很多机会,不值得。博士博士,真地啥也不是。

在西方,坊间也有笑话讥讽读书太多,脱离世界,往往找不到工作的傻博士。一说 PhD 是 Permanant Head Damage (永久性脑部损伤),还有一说也流传甚广,叫 Pizza Hut Delivery,讽刺博士无能,有专才,无市场,over-qualified,反而找不到工作,只好去送外卖了。网上还有物理博士捡破烂,成为破烂王的故事呢。这样的意识中外都有相当流传,以致我女儿不止一次跟我说:Dad,I will do a master after bachelor as masters are said to be most wanted in the job market.  But I will never do a PhD like you.  No way.  Master is more than enough, I want a life.  似乎博士就没有 life 一样,我无语。我们这一辈确实就是书虫,啥像样的爱好也没有,只能做工作狂。我们的后代有权利选择更多姿多彩的人生。

我自己读博士是先易后难。刚修博士课程的时候,有的课有本科生和硕士生同修,他们特别羡慕,wow,你们博士就是聪明。我自以为是地说,念博士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没有中学大学那么辛苦、紧张、害怕过不了。博士嘛,年头到了,做一个实验,编一个故事,哪有不拿学位之理?

后来的发展证明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具体细节就不谈了,总之是与导师关于博士论文选题意见不合,加上其他方面的误解,我的博士念到后来真是想死的心都有。骑虎难下,好容易导师通过了我的选题,一篇破文章磨啊磨,磨得完全没有了棱角和火花,磨到自己读起来都要吐了,才拿下这个劳什子学位。拿到学位以后,导师跟我说,正因为此(指博士的煎熬),才使咱们异于常人(异化变态的可能也不少?)。后来还大大方方地提议给我发了一个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Award,似乎完全忘记了当年是怎样拿学位来折磨学生的。

最后谈一个与PhD有关的真实的故事,说明傲慢的美国签证官员也有多么愚蠢的人在。说的是博士朋友苦熬半辈子,终于从加拿大找到了美国500强的大公司高薪工作,高高兴兴要过境办签证。官员要求在雇工证明外,出示凭证,证明他有做这份高级工程师工作的资历。于是,他拿出了博士证书。官员说:what? 一声冷笑,"Philosophy Doctor? What the hell does philosophy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engineering?"  

额,我滴神。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665223.html

上一篇:演绎(deduction)、归纳(induction)和“强盗”(abduction)
下一篇:不必什么都冠上“科学”的修饰

41 陈熹 魏东平 徐晓 李天成 唐凌峰 曹聪 代珍 朱志敏 杨正瓴 徐建良 陆俊茜 刘艳红 武夷山 李宇斌 逄焕东 杨昆 刘文礼 黄育和 刘洋 张培 魏武 刘淼 王斌 洪文 陈耿 张雯霓 戴德昌 廖晓琳 罗汉江 王少新 王德华 李冰 鲍得海 文双春 傅蕴德 biofans bridgeneer haozhangyu yunmu fumingxu yangchaopk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6: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