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当年的所谓家庭出身

已有 7489 次阅读 2013-5-3 20:37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家庭出身

说起家庭出身,这是过去填写履历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栏目。今天说起来,也真有五味杂陈之感。文革前,对家庭出身的倚重已经开始了,每年高考招生结束,电台播送的新闻稿中总有今年有多少工农子弟考进大学,占招生比例的多少多少。说实话,当时我离读高中还有一段时间,看来与我关系还不算大,但是听到这样的消息,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不舒服。当时心里也没有多想,也许当时受到的教育认为,这样做也许有道理,但心里就是不舒服。

那个时候对于青年进行教育,特别是有些家庭出身不太好的青年,有一句老话,叫“有成份论,不唯成份,重在表现”。说这是党的阶级路线。有成份论,是说在用人时要看成份,但是又不唯成份是论,不是成份就决定一切,而重在个人表现。严格说来,这其实指的是本人的经历和成份,而并非家庭出身。但是后来所有的一切都是放在家庭出身这个方面上来。

在文革前,读中专时,还和同学讨论过类似的问题。说两个人表现都一样,只是一个出身好,一个出身不好,那么用人时要用哪一个?结论似乎是不证自明的,当然要用那个出身好的。可是实际上,这样的结论肯定会伤害到很多人。

那时候要申请入团,家庭出身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家庭出身没有什么问题的,入团就容易一些,而那些所谓家庭成份高的子女,要入团且得经过一系列种种考验,那也不一定入得成。有不少人一次次地写思想汇报,一次次地表白与家庭划清界限,可是他们得到的,往好点说是沉默,往难听点说就是屈辱。当年那些人这样的遭遇,到今天想起来恐怕比当年还要沉重和悲凉。

上过百家讲坛的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在小学时成绩非常优异,就是因为家庭出身的问题,连普通的初中都不能去读,只能上一所民办的学校,学校没有钱,学生自己去干活挣钱。其实干活本身算不了什么痛苦,但那种被歧视受压抑的心境实在太让人痛苦了。王立群在央视上讲过他这段经历,不知有多少人听到过。我听的时候,心情可能跟他一样沉重。

写《出身论》的遇罗克也是因为家庭出身的问题,不能上大学。这样的人一般学习成绩都不错。如果按成绩来选拔,他们上学都没有问题。就是一顶家庭出身的帽子,给他们的人生蒙上了厚厚的灰尘,让人唏嘘不已。前两年,南方出了一本书,是说在文革前,一些中学毕业生,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就是因为家庭出身的问题,不能继续升学,他们都下了乡。而且,他们与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还不一样。知青后来回城有政策,而这些人,不算知青,没有政策。他们心中的痛苦情何以堪。

文革中,那条著名的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基本如此,还引起了中学生的一场大辩论。本来,其中的是非一目了然,根本不需要辩论。但是在那个人们头脑已经不太清醒的时候,这种辩论本身能有多少意义?。

在文革中,我当时所在读的中专,在学生斗学生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悲剧。一个学模具专业的三年级学生,是他们班的团支部书记。就是因为他出身不太好,结果被他们班那些所谓出身好的学生连斗带打,折磨到半夜。他后来实在挺不住了,借上厕所的机会,把自己吊在厕所上方的排污管的弯脖上。一条不到20岁的生命就这样告别了人生。后来,他们班那些自命为红卫兵的学生还把他生前的一些照片拿出来,作为批判用。但我看到那张充满阳光的脸,心里真的非常地痛。

还有一个学生,是电机专业的三年级学生,也是被他们班的同学斗得够呛,他也难以忍受下去,从四楼跳了下去。由于下面有一些灌木,他的命算保住了,但是脊椎粉碎性骨折。他穿着一架钢背心穿了好多年。后来摘下来没有我就不知道了,那时我们都已经毕业离校了。

我们学校有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和她姐姐都是学校的老师。她姐姐被打成右派。她不可能不受牵连。后来学校解散了,老师们都被分到各个工厂。这位女老师怀孕了,可是她所在的厂里硬要她给瓦匠当小工,搬砖递灰。结果不幸流产了。这样的事即使在那个年代发生,我们这些听到的学生心里还是很不好受,虽然我们那时候根本也不懂怀孕和流产都是怎么回事。


当年所谓红五类:工人,贫农、下中农、革命干部、革命军人等。

当年所谓黑五类:地主、富农、资本家、历史反革命(国民党连长以上,三青团区队长以上)、右派分子等。

有些非红非黑的自称麻六类:中农、职员、小业主、自由职业者、教师、城市贫民等。




高举革命大旗.mp3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8176-686479.html

上一篇:说起父亲
下一篇:关于批评意见

12 李学宽 陆俊茜 武夷山 曹聪 朱晓刚 刘旭霞 逄焕东 叶威源 白图格吉扎布 biofans xu910816776 changt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